□ 甘 玲
業內人士都知道,一部成功的舞臺作品,是由許多不同的部門共同努力完成的。舞臺的視角效果主要是由可見的人物造型、環境造型等來完成的?;瘖y師、服裝師和演員是人物造型的創造者,他們對營造形象美,畫面美有直接責任,是構成整部舞臺作品審美價值的關鍵條件之一。
教科書上說,舞臺化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段?;瘖y一詞源自法文Grime,意為"有皺紋的"、"起伏不平的"。舞臺化妝是對演員須發、頭飾、面型以及身體裸露部分進行修飾。
我是懷寧縣黃梅戲藝術中心一員,喜歡當演員,但我更喜歡舞臺化妝藝術。2007年,單位領導圓我夢想,同意我改行,正式安排我擔任專職化妝造型的工作。本人從業多年來,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愿與廣大讀者分享。
舞臺化妝造型設計的過程,充分表現出化妝造型師的審美情趣和技術技巧?;瘖y造型師必須有良好的美學基礎、發型知識、服飾知識,并充分結合化妝造型對象各方面的條件因素,才能完整地塑造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是綜合性極強的一門藝術,而完成化妝造型的前提是,要求設計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包括審美感知力、審美想象力、審美情感等多方面的知識,唯如此,設計出來的作品才有一定的欣賞水平。
舞臺化妝的作用:一是以美化對象的儀表為目的,如歌舞、雜技、曲藝演出中的化妝;二是以塑造角色的外貌形象為目的,如話劇、歌劇、舞劇以及戲曲演出中的化妝。這類化妝須根據劇本或劇種的要求,按照角色的身份、年齡、民族、時代、性格等因素塑造角色的外部形象,盡量縮小或彌補演員同角色在外形條件上的差距。
一
戲劇化妝作為“形象構成”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戲劇的一種語言?;瘖y造型師的工作也是在創造戲劇語言。這種語言的文字是豐富的,含義是深刻的。戲劇化妝作為造型的元素,成為戲劇的一種語言,有著一般文字語言所不可比擬的作用。優秀的人物造型能夠使人產生聯想,聯想到社會,聯想到人生。這樣的藝術形象必然具有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它的社會性、哲理性也是顯而易見的?;瘖y造型的任務是調動一切化妝手段,對演員的容貌進行描畫、雕琢、塑造出比較準確生動的劇中人物的外部形象,以誘發演員心理、情感、神態等內心世界的變化。通過外部形象的準確刻畫, 往往能改變演員的氣質,以便與劇中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氣質風度相一致。這樣的化妝造型可以說達到了神形兼備的境界。
二
由于劇種、劇目和導演要求的不同,人物外形的個性特征也各有差異,產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有夸張性的,有裝飾性的,有寓意性的,也有象征性的等等。古希臘在萬人觀眾的露天劇場中就要求使用表情夸張的面具,到了現代,室內的中心舞臺、環形舞臺以及伸出式舞臺演出,在演員與觀眾間的距離大為縮小的情況下,就要求化妝更生活化,更細致。其次,舞臺化妝須在特殊的光照下呈現效果,因而光色與光源的演變,直接影響著化妝和色調深淺濃淡的處理?;蛘邠Q一種說法,就是通過化妝手段,使演員的面孔改型很大,甚至看不出演員的本來面貌,而使之融入角色的一種化妝。這就并不指性格而言,還應包含階級的、時代的、社會的等等特點所給予人物外形的不同特征。所以,性格妝的造型形象,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藝術家憑著長期的生活積累和對生活的感受;憑著長期的創作實踐和審美實踐而建立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素質;憑著自己的特殊的藝術感覺和形象思維活動,發現和創造出與人物外在特征相統一的人物性格特征。舞臺上的一個典型人物的創造,需要多方面的塑造和刻畫,性格妝造型則是這諸多因素中不可或缺的和重要的因素,性格妝造型一般指人物外形的個性特征比較鮮明的化妝造型。其重要性就在于性格的刻畫總是體現時代、社會和階級的特征,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對生活的現實有所涵蓋,對實踐的歷史有所提示?!辈粌H有審美的功能,也有認識的功能。
三
妝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改進歷程。它的起源與原始歌舞和古代宗教儀式密切相關,而東西方文明古國的戲劇史都有使用面具的文字記載,以致于國家至今還保留著面具、臉譜等傳統的化妝方法。但古希臘民間小戲"模仿劇"中已用面部化妝取代面具。15~16世紀神秘劇與道德劇中既用面具,也用原始的寫實化妝法。17~18世紀的古典主義演出開始有了較規范的化妝形式。后來舞臺化妝逐漸向有個性特征的化妝發展。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戲劇對化妝提出了新的任務:塑造性格化的角色形象,并在演員中出現了化妝能手連斯基及專業化妝家格列米斯拉夫斯基。20世紀的現代戲劇流派紛呈,化妝的形態也更趨多樣化。
中國話劇、歌劇、舞劇等劇種在化妝藝術上接受了外來的影響。袁牧之著的《戲劇化妝》一書(1931)系統地介紹了油彩化妝法。從50年代起,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以及著名化妝師辛漢文先后培養了一大批戲劇、電影、電視的化妝專業人才,并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化妝專業隊伍。
四
舞臺化妝的技術性較強,它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和技術知識。它把色彩、明暗幻覺效果與塑型、毛發粘貼等實物造型結合起來,成為真假結合、平面與立體并用的特殊綜合性造型手段。根據使用的造型材料和工藝操作的不同,又可分為:油彩造型,即用色彩、線條、明暗對比的技巧在演員臉上"畫"出來,再借助舞臺燈光的塑造能力以及利用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空間距離造成的錯覺來塑造角色的形象。油彩化妝是舞臺化妝的基本技法。1849年最早試制油脂性化妝顏料的是德國演員卡爾·波登,直到40年后,化妝油彩才流行于戲劇界。毛發造型主要是利用演員的頭發、胡須進行加工或粘貼預制的造型零件,如假發套、假須片等塑造形象,以改變演員的容貌。塑型粘貼,是在演員臉上粘貼用特殊塑型材料如油灰、棉花、纖維、紗絹、乳膠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配制成的材料,增加演員面部的立體真實感。但由于造型粘貼增加演員負擔,影響演員演技的發揮,故在舞臺上使用不多。各種舞臺化妝技術之間的相互滲透交流、取長補短,構成了舞臺化妝技術的系統性、統一性和完整性,并促進了舞臺化妝技術的不斷發展。
戲曲妝化法的最大特點就是程序化。其程序化的臉譜化妝由最先的面具演化而來,面具的確定是表情的固定化在某種程度上妨礙了表演和發聲。而戲劇化妝充分吸收了假面、假形的類別特點,配合演員豐富的面部表情,以及唱、念、做、等表演形式來增強自己的造型表現力。
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人類文明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欣賞習慣的不斷改變,舞臺化妝造型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和審美價值的不斷發掘,化妝造型的作用將會為戲劇藝術家和廣大觀眾所認識,對化妝師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因為戲劇化妝是一門綜合性藝術,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化妝師不僅要練就扎實的基本功,還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更要掌握更多的新技法,我們的造型意識,觀念形態也要跟著社會、跟著時代不斷改變和更新,以便使我們所描繪的藝術形象更耐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像陳年老酒一樣,日久彌香。
以上是我從業這些年來積累的點滴體會,很膚淺,不值一提。恭請廣大讀者和業內老師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