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軍 朱俊玲
1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護理部,西安,710032;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乳甲外科,武漢,430023
手術恐懼是正常而復雜的情緒反應,常由患者臆測手術是否成功、術后恢復如何等引起,本質上是對身體傷害和死亡的恐懼[1]。國內研究表明聯合心理干預或綜合干預措施(如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以緩解乳甲手術、關節置換手術等患者的術前、術時及術后恐懼心理[2-8],也能緩解門診小型手術患者術前恐懼[9-10]。研究表明,手術恐懼與術后疼痛增加、術后恢復不良、身體機能或心理健康有關[11-12]。術前干預恐懼心理可以增加術后患者幸福感,并可能節省大量的醫療和社會成本[11],因此,評估手術恐懼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和實踐意義。國外已有多種術前恐懼評估工具,如分娩恐懼量表、內鏡手術恐懼問卷、外科手術恐懼問卷(Surgical Fear Questionnaire,SFQ,以下簡稱SFQ)等[11,13-15],但是目前尚未檢索到有關術前恐懼問卷的國內文獻。因此,本研究引入漢化SFQ并檢驗信效度,為我國外科手術恐懼評估提供借鑒。
采取網絡調查和現場發放問卷相結合的方式于2018年10-12月在武漢市某三甲醫院乳甲外科病房方便取樣。納入標準:年齡≥18歲;知情同意;意識清楚愿意配合,可以進行語言表達或者文字閱讀;欲行乳甲手術患者。排除標準:表達障礙、意識障礙及理解障礙患者;患有嚴重并發癥或者合并癥,如心衰、腎衰、肝硬化、惡性腫瘤等;患嚴重呼吸道、消化道等急慢性疾病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中途退出者。
由科室護士進行匿名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回收或者網絡限時發放回收。雙人復查、審核問卷,雙人編碼、錄入數據。共發放問卷283份,回收有效問卷267份,有效率為94.35%。首次評估2周后隨機抽取15名患者重測SFQ信度。
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慢性病狀況、既往職業、聯系方式等。
SFQ主要用于評估外科手術恐懼,最初由荷蘭學者Theunissen M等于2014年編制[15],并于2018年再次在擇期手術患者中進行測試[11],目前除荷蘭母版外,只有匈牙利版本(總表Cronbach′s α=0.878,重測Cronbach′s α=0.885)、土耳其版本(Cronbach′s α:SFQ-S 0.96,SFQ-L 0.90,SFQ 0.93)兩語種版本[16-17]。申請作者授權后,由2名研究者翻譯,并邀請教授回譯,經與原量表的各個條目比對后確定中文譯本。漢化過程中保持原來所有條目,各條目表述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符合漢語表達習慣。SFQ用于評估外科手術恐懼程度,包括對手術、麻醉、術后疼痛、術后副作用、手術失敗、術中恢復、術后康復等方面的評估,分為2個維度:短期恐懼(SFQ-S,SFQ-Short term,1-4)和長期恐懼(SFQ-L,SFQ-Long term,5-6、9-10)共8個條目(條目7、8為選填,終版被刪除)[11]。采用10級評分法,從“一點也不害怕”到“非常害怕”分別賦1-10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欲行乳甲手術患者對手術恐懼感越強烈。
利用SPSS 23.0進行內部一致性檢驗,以Cronbach′s α、Guttman分半信度等參數檢測外科手術恐懼問卷的信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檢測外科手術恐懼問卷效度。條目-總分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表示。利用AMOS17.0構建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驗證外科手術恐懼問卷的效度。本研究僅擬合數據,同一數據先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再在此基礎上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此方法可行[18-21],因此EFA 、CFA采用同一數據分析。
調查對象中男性占21.83%,女性占78.17%;年齡為18-81歲,平均(47.48±18.16)歲;乳腺手術53人(19.89%)人,甲狀腺手術204人(80.11%)人;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25.28%)及本科(20.67%)。
2.2.1 內部一致性檢驗。SFQ的Cronbach′s α為0.968,SFQ-S Cronbach′s α=0.925,SFQ-L Cronbach′s α=0.955。SFQ的Cronbach′s α/2為0.929-0.958,Guttman 折半信度系數為0.929,Spearman-Brown系數為0.964。SFQ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在0.56-0.82之間(P<0.05),各條目間相關系數在0.18-0.71之間。
2.2.2 重測信度和穩定性分析。2周后隨機抽取15名患者復測,重測信度Cronbach′s α為0.976。兩次測量總分進行相關分析,相關系數為0.697(P=0.012<0.05),表明SFQ具有良好的重測信度。
2.3.1 區分效度。以總分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作為高低分分組依據,以SFQ總分>93分和總分<80分為分組界限,對SFQ總分及SFQ-S 、SFQ-L分問卷進行非參數檢驗,研究表明高分組、低分組及各分問卷得分均數有統計學意義(P<0.001)。
2.3.2 結構效度適用性檢驗。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外科手術恐懼問卷(SFQ) KMO檢驗值為0.899,Bartlett球形檢驗χ2=6008.265(P<0.001),數據表明SFQ條目間有共同因子存在,可進行因子分析。
①探索性因子分析。對SFQ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軸因子提取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按特征值>1的標準共提取2個公因子,解釋量分別為51.230%、36.09%,累積方差貢獻率為87.321%,各因子載荷見表1。因子之間及各因子Pearson相關系數為0.644-0.899,亞量表SFQ-S、SFQ-L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815-0.955,各因子與總量表的相關系數為0.809-0.990。見表1。

表1 外科手術恐懼問卷(SFQ)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
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轉6次迭代后已收斂。
②驗證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得到二因子結構方程模型(圖1),模型適配度尚可。絕對擬合指數:χ2/df=32.721,χ2=602.693,df=19(P<0.001)、近似誤差均方根(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 0.071、標準化殘差均方(SRMR)0.044、殘差均方(RMR)0.046;信息指數為AIC 652.693、BCC 653.95、CVI 1.778,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72-0.95;相對擬合指數尚可(>0.9為良好):調整擬合優度指數(AGFI)0.807、擬合優度指數(GFI)0.835、規范擬合指數(NFI) 0.866、增值擬合指數(IFI) 0.869、非規范擬合指數(TLI) 0.897、比較擬合指數(CFI) 0.869、簡約擬合指數(PGFI)0.864、相對擬合指數(RFI)0.892。

圖1 外科手術恐懼問卷(SFQ)修正后的路徑系數
本研究對中文版SFQ的信效度在乳甲外科手術患者中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中文版SFQ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68,大于Cronbach′s α=0.8的標準,也大于荷蘭、土耳其、匈牙利各版本[11, 15-17],SFQ-S和SFQ-L的Cronbach′s α也大于土耳其版本[17],提示中文版SFQ在外科手術患者中具有非常好的信度。此外,10項條目之間及各條目與SFQ總分、SFQ-S 、SFQ-L間均顯著相關(P<0.05),進一步提示該量表良好的同質信度。在對15名手術患者進行重測后顯示兩次測試SFQ、SFQ-S、SFQ-L間顯著相關(r≥0.644),提示該量表重測穩定性良好。
本研究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個因子,符合SFQ英文版SFQ-S、SFQ-L的組成:第1個因子反映患者外科手術短期恐懼表現,第2個因子反映患者外科手術長期恐懼表現。2個因子中的條目分布有2個條目(7/8)與英文版不同,這種差異可能與不同手術或疾病患者對恐懼的感受性和應對方式不同有關。因此,EFA分析提示中文版SFQ符合其原版本的設計理念,結構效度良好。CFA分析的各適配指標中,χ2、χ2/df、RMSEA、GFI等絕對擬合指數符合參考值,NFI、RFI、IFI、TLI、CFI等相對擬合指數值(接近0.9)擬合尚可,說明該問卷內部結構比較穩定,擬合度尚可,雖未達到最恰當的標準,但都接近合理范圍。
本研究表明外科手術恐懼問卷(SFQ)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僅需簡單指導便可由患者獨立完成,在臨床科研中可操作性強,是一種較好的評估患者外科手術恐懼的工具。但本研究僅納入1所三甲醫院的乳甲手術患者,這對SFQ中文版在其他外科手術中的適用性有一定局限。應在大樣本評估中增加可操作性,同時結合質性與量性研究修訂出更具推廣性的SFQ漢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