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戴黑框眼鏡,白胖,面無表情。攪動全國人民神經的犯罪嫌疑人孫小果的“真容”,終于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11月8日,云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孫小果等13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一案當庭宣告一審判決,孫小果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開設賭場罪、尋釁滋事罪等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回顧前情,人們似乎還記得孫小果犯強奸罪等嚴重罪行被判處死刑,入獄后卻多次獲得減刑,出獄后繼續犯罪的離奇案情。案件在2019年上半年被披露,其背后的涉黑保護傘也逐漸浮出水面,被作為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中央督導組的重大案件進行督辦。
此次孫小果案的結果不是最終判決,僅針對孫小果出獄之后的“新罪名”。10月14日,云南省高院對孫小果1997年犯強奸、強制侮辱婦女、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罪進行再審,但尚未宣判。云南高院的再審,就是針對“舊罪名”的。
這兩次審判的意義重大,首先,它們涉及對孫小果案不同時期,不同犯罪事實的分別審理。這種設計充分體現了司法公正。兩起案件時間跨度大,涉及人員眾多,這樣處理可以保證新案針對新的事實,舊案針對舊的事實,再綜合認定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靜坤認為,法院對孫小果所涉新、舊案件分案進行審理,符合法律規定,可以保障審理程序清晰流暢,并確保案件得到公正審判。分案審理與數罪并罰可以并行不悖。

(視頻截圖)被告席上的孫小果。
其次,孫小果出獄后所犯“新案”由云南省司法機關異地指定管轄,彰顯了司法公正。孫小果的母親孫鶴予、繼父李橋忠曾在昆明市公安局任職,在“舊案”中有包括這兩人在內的19人涉嫌職務犯罪被移送審查起訴,雖然其中的很多人已經退休或不在原職務上,但他們仍有自己的關系網,背景涉及昆明多個單位、部門、企業。異地管轄在《刑法》中有法律依據,可有效防止案件審理受到干擾,增強司法的公信力。
此外,10月對孫小果“舊案”的庭審中分為公開審理與不公開審理兩部分,而且應證人申請,兩名證人均未到法庭現場作證,而是安排現場連線進行視頻作證。之所以采取這種手段,也是為了保護在惡性案件中證人的人身安全和作證的積極性,以便更好地徹查此案。
孫小果一審獲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僅僅是個開始,其“舊案”還將依法擇期宣判。盡管二十多年前的正義已經遲到,整個社會所期待的仍然是,在錯綜復雜的“舊案”中,孫小果及其背后的“保護傘”所犯的罪行,是否能夠通過法律手段真正得到審判。
徹查案件是應該給予受害者應有的公平,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手段,更是對公眾關切的必要回應。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借此思考對司法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的推動,讓此類案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