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持人朱丹在熱播的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現身說法,說自己和先生周一圍有矛盾的時候,常以冷戰方式相處。在某一個時機,男方會說:“我現在是在給你臺階,如果你不走下來的話,待會兒這個臺階就沒有了。”
朱丹表示,聽完這話,自己會默默收回脾氣,好像一個人演完了一場獨角戲,生悶氣后自動復原。
網友圍剿周一圍,評價他“太大男子主義”,“給你臺階”的這種話表達,是根本不想體諒妻子情緒的變化、是連最基本的交流都不愿意進行的證明。
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解決沖突的最有價值的著作《非暴力溝通》里曾經這樣解釋,憤怒的本質是“有需要尚未滿足”,憤怒的人借助這種情緒,用以提醒周圍的人與自己“共情”,用多元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節目中,妻子怒氣未消,丈夫就急于讓妻子壓抑憤怒,確實是典型的不會“共情”的例子。
什么是“共情”?共情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一個有共情能力的丈夫,會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關注到對方的情感需要,用恰當的方式疏導對方的情緒。
共情能力隱藏在兩人相處時的細枝末節里,它就像一個催化劑:發生矛盾時,因為有共情能力,很快化險為夷;遇到喜樂時,因為有共情能力,就能把小范圍的快樂,會合成一股大能量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