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萌
傍晚,夕陽西下,綠色的稻田在余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騎自行車,慢行在靈動的盤錦市大洼區石廟子村的稻田間,微風輕拂面龐,微瞇雙眼,鼻息間充裕著田野的氣息。心緒隨著旋轉的車輪飄蕩,時而被一處用葦稈做成的稻作小品吸引,時而被棧道旁木牌上的一句詩意的話扣動心扉……
曾經的故鄉
遠處,幾位阿姨在拍照,興致勃勃。紗巾在綠色稻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艷麗,隨風舞動出歡快。攀談下得知,這幾位當年從沈陽下鄉到大洼的知青,正在曾留下她們芳華歲月的第二故鄉,感受過往?,F在大洼已今非昔比,退休后有了閑暇,要好的姐妹,便常相約,重回故地?!爱敃r生產隊最好的房子就是我們知青點,兩趟磚瓦房。”一邊走一邊聽著她們回憶,“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有的還是茅草頂。沒想到現在變得這么美。”
說話間,我們一起進了村。筆直的村路把小村劃分為東西南北4個區塊,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雞犬相聞,鳥鵲翻飛,籬笆繞庭……仿佛置身于秀美的江南水鄉。不禁讓人恍惚,這真的是東北小村嗎?
踏上青石路,穿過月亮門,不覺間已走進一戶院落,門口復古式的招牌提醒著人們,這是一間農家民宿。原木屏風不經雕琢,葦稈編織成的棚頂,展示著東北農村特有的風情:一把金燦燦的稻草,一件葦草編織的工藝品,一桌一椅、一飾一物,散發著稻作田園的氣息……
幾位阿姨說,昨天大家深夜敘舊,伴著蛙聲和知了叫甜甜睡去。清晨,在一片清新得像水洗過的空氣里,自然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再到后園的菜畦轉轉。幾顆青棗掛在高大棗樹上搖曳,紫色小茄苞在露水中晶瑩著,拔出一棵“心里美”蘿卜,蘸上農家醬,就一碗小米粥,便心滿意足。
“稻耕樂園”
黃昏中的小菜園,被夕陽披上溫暖的色調,顯出別樣情趣。菜地中有一位正在侍弄著農作物的老漢,他就是村民口中的“大老王”。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大出門車騎人?!碧崞鸫謇锏倪^往,大老王打開了話匣子,“過去房屋破爛,垃圾成堆?!蹦菚r,他是村西頭幾家有名的困難戶之一。為了生活,他加入了進城打工的大軍。2014年,石廟子村對村容村貌進行全面大改造,一同改變的,還有農村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第二年,大老王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與外地的一家企業簽下“田園民宿”合同,將自家閑置的村舍租出去,打造成精品民宿。“三間半房,一年租金2萬元。真沒想到,咱農村也像城里一樣靠房子生錢了!”大老王家的三間正房,從火炕升級成了榻榻米,倉房被改造成了農家趣十足的餐廳、會客室。大老王留在民宿打工,做些整理院子、打理菜地的活計。
很多農舍都以這樣的方式盤活,形成了民宿產業。自然風光與稻田藝術景觀、休憩景觀、小品景觀相融,咖啡廳、書吧、驛站進了村子,一個“稻耕樂園”式的北方特色村落,展現眼前。
此刻,中國第一個“行走中的稻田博物館”吸引著八方游客,石廟子村也成大洼區主題民宿村及自行車稻田慢行系統項目的可復制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