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對于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英文寫作能力是順利學習全英文的專業課程和到國外深造基本能力之一。目前,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基礎普遍薄弱且教師教學方法和內容單一。基于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在寫作教學中通過調整課程設置、改革課堂教學方式、豐富寫作任務形式、調整批改方式能有效樹立學生寫作的信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中外合作辦學;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2095-3283(2019)08-0154-03
Abstract: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skills for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subjects delivered in English and going abroad to study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However, currently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is generally weak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improve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tephen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the adjustment of writing curriculum, lesson delivery, assignment design and assignment marking measures.
Keywords: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English Writing
中外合作辦學對我國高等教學國際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起,選擇就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不斷增加。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全英文的專業課程和赴國外深造,各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均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其中,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是證明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高專學生寫作能力普遍偏低,教學教師內容與方法也缺乏創新性與針對性,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刻不容緩。基于此,本文以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為指導,論述如何從課程設置、課堂教學、作業布置和批改方面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進而優化學生的寫作輸出。
一、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綜述
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在 20世紀80年代系統提出了二語習得理論,共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1] “習得和學得假說”提出學習者只有在無意識的學習——“習得”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語言,如果僅依靠有意識的語言學習過程——“學得”,學習者則無法有效地夯實和提升語言能力。“輸入假說”是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核心。著名的“i+1”公式是這一假說的關鍵點。“i”指的是學習者現有水平,“1”代表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輸入材料。“理想的輸入”需滿足“可理解性、有趣且具關聯性、非語法程序輸入、足夠的輸入量” [2] 學習者只有通過學習這樣的輸入材料,才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在滿足了“理想的輸入”的同時,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性格和情感也是影響學習者語言吸收的重要因素。“情感過濾假說”認為積極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習者的輸入,反之則阻礙輸入。“監察假說”則認為如果學習者有足夠的時間并且知曉所學語言的語法,就能在語言輸出之前或之后有效地發揮自我監察的作用。“自然順序假說”則認為學習者對語言結構的習得遵循特定的自然順序,不會根據學習者的年齡、文化背景、語言背景等的不同而不同。[2]
二、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職高專英語教與學現狀
在學生寫作學習方面,學生普遍認為與寫作相比,聽力、閱讀和口語學習相對容易,因此學生更懼怕寫作。從學生基本寫作能力上說,多數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語法和詞匯的基礎薄弱。大多數學生很難厘清基本的英語句子結構、詞性使用混亂、時態基本結構模糊等且詞匯量有限,僅能用有限的詞匯表達基本的觀點。從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和寫作輸出來看,多數學生認為寫作就等同于語法、詞匯和句型且寫作只是為了考試[3]。因此學生很容易因為自身語法和詞匯的薄弱,對寫作產生畏難的情緒,平時基本不進行寫作練習,僅在考試時為了分數而寫作。但因平時缺乏語法和詞匯的練習以及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的作文輸出質量普遍偏差。而且學生對于教師的批改反饋意見基本視而不見,很難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寫作能力。
在教師教學方面,從課堂教學方面來說,目前主要的課堂流程仍然為語法講解、詞匯和句型總結、特定寫作類型模板講解之后學生課后完成寫作練習。但是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寫作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全英文授課的專業課程而不僅僅是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因此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英文基本段落的寫作,還要會寫議論文、應用文、學期小論文等,且段落和篇章之間的邏輯思維要清晰。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僅僅停留在寫作基本框架的架構[4],卻忽略了對學生查找分辨資料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寫作批改方面來說,大多數老師按照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要求學生課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無法有效地控制學生完成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教師至少需要2-3天批改作文,之后才能把批改意見反饋給學生。這樣的批改方式往往造成學生看到反饋意見時已經忘記之前寫作的思路,因此教師的反饋對學生幫助有限的現象。
三、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一)調整寫作課程設置,寫作課程以段落寫作為基礎、應用文寫作為輔助、學術寫作為核心
根據“i+1”公式,寫作課程設置和教材的選用必須“略高于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寫作知識要點,保證教師的輸入是“有效的輸入”。因此,針對高職高專學生不扎實的英語基礎,如果寫作課程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按照雅思要求寫250字左右的英文文章,教師上課的內容勢必是大大高于學生的現有水平,不利于教師的“輸入”。因此,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的高職高專英語寫作課程設置要充分考慮寫作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設置基礎課程、應用文寫作課程和學術議論文寫作課程。基礎課程內容可包括:基本段落的寫作,含段落結構、段落擴展方法、連接詞的使用。同時輔之以基礎語法如:詞性、簡單句結構、常用固定搭配的講解。應用文寫作除了國內通用的應用文之外,還要包含感謝信、投訴信、獎學金申請、簡歷等與學生未來出國留學相關的應用文學習并輔之以英語復雜句、從句、詞匯選用的講解。在學生有了一定寫作和語法、詞匯基礎后,學生進入學術議論文寫作課程并進一步鞏固語法。這樣的課程安排,從基礎開始,按照輸入略高于學生英語水平的學習材料,逐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二)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講授寫作要點和框架,學生記錄后完成寫作練習的教學方式,無法有效發揮學生的“情感”積極性,促進學生寫作的“動力”。因此根據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的理念,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遵循“理想的輸入”特點,給學生提供有趣且和學生學習、生活或興趣愛好有關聯的材料,設置不同的課堂任務,如小組競賽、課堂討論、任務設置等方式,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增加有效“輸入”的量[5]。在教授基本英語段落寫作時,教師可讓學生描寫自己的大學三年計劃,告知學生會保留至學生畢業時再發給學生,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增強學生寫作積極性。在教授議論文寫作時,可通過課堂辯論賽的形式,要求學生課后收集相關論據材料,課堂上通過辯論賽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論點、論據和駁論,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效果肯定大大大于教師的講解。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至合作院校網站上查找獎學金相關信息,教師改變在課堂上從頭到尾講解寫作要點和步驟的方法,而是采用講解一個部分就讓學生完成一個部分的方式。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習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上完成寫作練習,而且在寫作過程中可以了解國內外獎學金申請的異同點。
(三)豐富寫作任務形式,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大量的寫作練習是學生寫作能力不斷提高的基礎,但如果僅僅只是傳統的根據題目要求完成寫作練習,很容易造成學生倦怠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的“情感過濾”則越來越強,寫作輸入和輸出就會變得越來越難[6]。因此,教師可以從“情感過濾假說”和“習得學得假說”的理念出發,豐富寫作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寫作動力,提高寫作輸出的質量。學生練習段落寫作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制作手繪板的家鄉英文介紹并將學生作品展示在特定區域,讓學生互評,引導學生在“學得”中掌握語言。在教授簡歷寫作時,可要求學生在課前至相關招聘網站了解本專業相關職位信息,根據招聘要求制作一份自己的簡歷并在設立班級最佳簡歷獎。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減弱學生對于寫作的懼怕心情。在議論文寫作時,要求學生以小組海報競賽的形式,利用海報清晰表達自己的寫作觀點,總結論據或者讓學生做項目調研,錄制微視頻在課堂中展示[7]。作業的形式有個人、有小組而且作業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寫作的倦怠感和無助感,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寫作作業,在完成寫作作業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成就感。
(四)傳統批改與信息化批改學生互評相結合,提高批改效率
傳統批改方式耗時長、批改效率低,不利于教師反饋的即時有效開展。要使“理想的監察”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就需采用教師批改為主、信息化批改手段和學生批改為輔的作業批改模式。例如:目前很多高校都在使用的句酷批改網可大大分擔教師的批改壓力。學生可登錄“批改網”app或網站,通過教師發布的作業編碼或二維碼提交作文。“批改網”利用自身語料庫,能夠迅速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分并詳細點評語法、詞匯和句型的錯誤[8],學生可通過點評不斷修改作文,以提高作文分數。教師可直接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并通過數據分析結果總結學生常見語法錯誤,更好地進行課程及強化訓練的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即時得到反饋并立刻修改以加深印象,同時分數的不斷提升也幫助學生樹立了寫作的信心,而且教師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導學生文章立意與架構上。除軟件輔助批改之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就課堂上講解的寫作要點和學習的語法知識點互評,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重難點的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習得和學得”的相結合,使“理想的監察”既幫助教師提升批改效率,又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點。
四、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高專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為了使學生寫作能力達到學習全英文專業課程的要求,寫作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可嘗試從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出發,從課程設置、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方面探索適合自身教學和學生需求的有效辦法,從不同層次不同方面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改革和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研究不同的二語習得理論,有效結合理論與實踐,以探索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寫作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賈冠杰. 英語教學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26.
[2]胡文仲. 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評介Steve D.Krashen關于外語教學的原則和設想[J].外國語,1984:6-8.
[3]谷云華,劉燕婷,孔潔.“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課程學習能動性研究[J]. 對外經貿,2019(06):147-149.
[4]陳思悅.淺談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以及對寫作的啟示[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7):75-77.
[5]鐘少雄. 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啟示[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199-200.
[6]吳慧華.基于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高職高專綜合英語教學的探討[J]. 課程教學研究,2014(12):122-123.
[7]張洪濤.翻轉課堂在經貿英語時文閱讀中的應用研究[J]. 對外經貿,2019(04):131-133.
[8]李奕. 基于句酷批改網的高職英語寫作反饋探討[J]. 科技資訊,2019(14):247-248.
(責任編輯:顧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