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熳 李霖 田利苗
摘 要 村干部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可忽視的關鍵力量,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清豐縣為充分激發農村干部的工作熱情助力鄉村振興,創新農村干部激勵機制,應用“352X”績效考評方法,提升基層組織力量。為確保激勵機制的順利實施與發展,并為其他地區創新激勵機制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借鑒,本文在肯定該激勵機制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關于未來發展方向思考。
關鍵詞 農村干部;激勵機制;鄉村振興;河南省清豐縣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1.052
河南省清豐縣積極探索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鄉村振興道路,為充分發揮農村干部“領頭雁”的作用,清豐縣出臺了《清豐縣農村黨支部書記“352X”績效考評辦法》,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為考評內容,將村黨支部書記確定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次,考核周期為半年,未完成工作任務或重大工作失誤者直接定為“差”等次,取消獎金補貼[1]。該激勵機制是一次較好的創新做法,對當地鄉村振興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樣具有完善的空間。
1 現實意義
1.1 增強村干部隊伍的積極性
村干部的管理對象具有特殊性,以鄰居、親戚和熟人為主,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通常難以奏效,更加依靠個人的魅力與威望。因此,與企業、政府的管理方式不同,村干部的管理工作靈活性較大,遇到的阻力也比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村干部提出了高標準、高層次的工作要求。清豐縣定期開展考核,依據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工作績效優秀的干部加以鼓勵,并扣除工作績效較差的干部的獎金補貼,改變了村干部固定工資的現狀。該激勵機制獎賞分明,拉開強弱差距,打破了“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現象,有效地激發了農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對克服村干部工作中的畏難情緒具有重要作用。清豐縣針對村干部建設了一套較為合理的激勵機制,完善與發展了對村干部隊伍的管理方法,為其他地區因地制宜建設農村干部激勵機制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2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實現鄉村振興要靠政策支持、靠科技發展、靠資金投入,但歸根結底要靠強有力的鄉村干部隊伍。他們作為基層干部,面對著農村繁雜的工作任務,堅定不移地帶領人民群眾建設心目中的美好家園,做黨和群眾的牽線人,是不可忽視的堅實力量。在清豐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踴躍出了一批敢為人先、不怕吃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的農村基層干部的先進典型人物,然而相較于以能力帶動產業發展的村干部典范,當前清豐縣村干部在實現本地產業發展方面仍存在著很多不足,清豐縣大部分村干部的能力與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為此,清豐縣篩選優秀黨支部書記,由縣委書記或鄉鎮黨委書記幫帶培養,幫助村干部解決現階段面臨的難題、理清未來工作思路,通過組織開展現場觀摩評比活動,激發村干部的內在動力。
1.3 儲備鄉村人才后備力量
在新時代背景下,年輕勞動力、農村大學生逐漸向城市流動,多數村莊出現了“空心村”“老人村”的現象,對鄉村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對基層村干部的各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豐縣創新常態化儲備機制,實施村級后備干部儲備工程,通過組織推薦、群眾推薦等形式,在各個村莊建立后備干部庫和鄉村人才庫,選儲推動鄉村振興的依靠力量。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通過召開懇談會、組織實地觀摩、向在外的鄉土人才發放邀信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與在外鄉土人才的聯絡溝通,鼓勵他們回鄉任職與創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4 創新村干部激勵機制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將個體的需要劃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這就要求在管理村干部隊伍時,一定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各種需求。清豐縣農村干部激勵機制不僅為優秀黨支部書記發放獎金補貼,而且優先推薦績效優秀者為勞動模范、“兩代表一委員”,并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到浙江紹興、湖州安吉等地區學習先進經驗,開拓眼界視野,運用多種激勵方法,滿足農村干部不同層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在以往的激勵機制中,多采用“重獎勵輕懲罰”或“只有獎勵,沒有懲罰”的方式,缺乏規避懶怠、松散行為的力度[2]。根據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清豐縣設置了科學合理的強化機制,獎勵與懲罰并存,相互協調與配合。一般等次黨支部書記比優秀等次黨支部書記每年少領一萬余元獎勵補貼,真正做到了正激勵與負激勵的有機結合,使得激勵機制發揮正常功效,刺激村干部完成工作目標,激發內生動力。
2 未來發展建議
2.1 避免產生“任務為本”的負面影響
清豐縣農村干部激勵機制的內容主要是對村干部在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中的績效表現進行考評,確定優秀、良好和一般等次。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穩步前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對考評,極易出現以完成任務、增加績效為目的的“面子工程”,這種做法缺乏對農村發展的長遠考慮,盲目追求成績,輕視發展過程,甚至運用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導致村干部與村民感情生隙,這對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開展十分不利。因此,在考核工作成績的同時,也注重了解本村民意,對各項工作進行回訪,確保長期有效發展,時刻規避“面子工程”及弄虛作假,運用合理的工作方法,使鄉村振興落在實處,讓村民們切實得到農村發展帶來的實惠。
2.2 關注“一般、差”等次,緩解負面情緒
對優秀等次黨支部書記進行獎金補貼、優先嘉獎、外出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關注“一般、差”等次黨支部書記的幫帶與培訓。亞當斯的挫折理論認為挫折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挫折能夠及時糾正思想和行為的偏差,使之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挫折會使個體產生負面情緒,并用消極的方法解決所面對的困境,造成更加惡性的后果。在實踐中,要對“一般、差”等次村干部的工作及時地進行分析,使他們認識到目前工作的不足之處,梳理頭緒,明確未來努力的方向,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緩解負面情緒。同樣也要重視組織學習與培訓,促進“一般、差”等次黨支部書記向優秀典范靠攏,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及業務水平,將挫折帶來的負面影響轉化為積極的追趕動力[3]。
2.3 注重儲備專業技術人才
在實踐中發現,清豐縣食用菌產業在發展中面臨著技術人員缺位的現象??h委縣政府針對村干部定期開展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但每次的培訓時間較短,最終被村干部們接受理解的知識并不多。因此,目前清豐縣村干部的相關培訓所起的作用并不明顯,部分村莊的食用菌產業發展緩慢,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究其原因,在于種植戶缺乏食用菌種植技術或盲目依靠經驗。人才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清豐縣實施村級后備干部儲備工程,強化村干部隊伍的同時,也應注意儲備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的專業技術型人才,以良好的人才機制與優秀的鄉村產業吸引他們回鄉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在產業發展方面,為鄉村產業制定合理的人員管理制度,探索適合的發展道路,以科技興農、利農。在農村管理方面,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政府與村民之間的橋梁,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3 結語
清豐縣清楚地認識到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創新農村干部激勵機制,注重獎懲結合、教育培訓、群組幫帶、儲備力量,為清豐縣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動力保障。為確保該激勵機制穩定運行,在未來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應注意3個方面:1)避免“任務為本”的負面影響,切實為人民謀福利,各項工作的開展應穩中求進,忌過快過急;2)重視幫帶“一般、差”等次黨支部書記,緩解負面情緒;3)儲備專業技術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 中共清豐縣委組織部.河南組工通訊刊發清豐縣農村干部激勵機制創新做法[EB/OL].(2019-06-06)[2019-06-26].http://www.sohu.com/a/319029194_99958173.
[2] 郭 斌.村干部工作行為及激勵機制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3] 張 真.村干部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