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
推進協同共治要培育良好的制度環境。當前,交通安全管理必須順應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健全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治理架構,做到聯動融合、責任共擔、風險共治、安全共享,打造交通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交通人人共享的命運共同體。推進協同共治,需要培育良好的制度環境,融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落實政府、部門、企業、公眾等各方面責任,如此,創建文明交通的腳步才能走得踏實穩健。“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是推進社會協同共治的一個重要抓手。各地應總結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的成功經驗,積極搭建“文明交通公益聯盟”等新的交流溝通、協作聯動平臺,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文明交通創建。
推進協同共治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力量。強化交通安全新聞媒體宣傳有助于推動交通安全理念廣泛傳播、民眾文明交通意識穩步提升,能夠為實現更高水平的交通文明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2016年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期間,全國各地交管部門與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積極溝通,共享文明交通的工作亮點、鮮活生動的影音素材、震撼人心的典型案例,依托技術手段,做到互通共融、互動共贏,引起全社會關注。因此,各地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力量,加強正面典型宣傳,弘揚文明交通正能量;強化反面曝光警示宣傳,鞏固和擴大威懾效果,進一步增強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文明意識。
推進協同共治還要調動廣大交通參與者的積極性。在推進協同共治的過程中,要善于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他們參與交通安全公益事業和公益宣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強化自我管理,倡導守法出行理念。近年來,安徽、深圳、貴州、山東等地積極搭建舉報平臺,鼓勵公眾通過照片和行車記錄儀視頻等方式舉報交通違法,擴大社會監督;北京、天津、內蒙古、上海等地主動邀請社會公眾人物參與交通安全宣傳,開展公益視頻錄制工作。這些都是調動廣大交通參與者積極性的有力舉措。各地要通過建立交通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用好社會公眾人物力量、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使交通參與者真正參與文明交通創建。
文明交通創建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程。協同共治是推進文明交通建設的重要手段。只有通過培育良好的制度環境、充分發揮媒體力量、調動交通參與者積極性“三管齊下”,才能推動協同共治照進現實,不斷提高交通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