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袁紹陽
近年來,都勻市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誠團結、誠實守信、爭先創優”的城市精神,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在都勻變“都市”的征程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都勻,簡稱“勻”——布依族語“彩云之城”的意思,地處貴州苗嶺山脈南部,少數民族有35.47萬人,占總人口的70.9%,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
都勻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球綠色城市、中國十大名茶——“都勻毛尖”之鄉、西部攝影城、中國宜居城鎮、中國十佳空氣質量城市、全國現代物流示范城市、貴州省文明城市,同時也是全國首批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貴州省首批縣級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和黔中經濟區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
近年來,都勻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州委決策部署,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誠團結、誠實守信、爭先創優”的都勻精神,全面推進“1224”工程(一項重大任務是黨的建設工作;兩項緊急工作是脫貧攻堅工作、黔南州旅發大會籌備工作;兩項創建工作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四項重點工作是城市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工作、園區產業發展及招商引資工作、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園建設工作、都勻市與經開區融合聯動發展服務工作),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在都勻變“都市”的征程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2018 年,都勻市深入實施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攻勢,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九個專項治理”,按照“七個一”工作模式,實現脫貧攻堅連戰連捷。
產業扶貧取得突破。財政投入1.79 億元,重點發展茶葉、海花草、蔬菜、食用菌、家禽及生豬養殖等扶貧產業,受益貧困人口達1.05 萬人以上;大力推進村級合作社建設,實現三個全覆蓋。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建成107 條“組組通”公路190 公里;建成15 個村級文化廣場、38 個村級衛生室、17 個村級幼兒園;完成1602 戶農村危房改造,落實1602 戶農村“三改”;改造52 個貧困村電力設施。在130 個自然村新建物理基站,實現光纖寬帶接入和4G 信號覆蓋。1112 戶4461 人搬遷入住城南等四個安置點,安置移民就業1540 人,移民子女入學87人,配套建好社區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中心。
政策保障全面落實。教育資助34450 人次2760萬元,民政兜底3363 戶7068 人,培訓貧困人口8403 人次,醫療救助77660 人次5695 萬元,貧困家庭醫生簽約率100%。
對口幫扶深化協作。實施上海市黃埔區對口幫扶都勻市2018—2020 三年行動方案,爭取到黃埔區財政資金831 萬元,推動了綠茵湖辦事處、毛尖鎮、歸蘭水族鄉及22 個深度貧困村與黃埔區達成“結對子”幫扶。
2018 年,都勻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產業振興,增強綜合經濟實力。農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業園區入駐企業75 家、農民合作社79 個,從業農民11 萬人。全市農業龍頭企業91 家,專業合作社679 個。
加快推進“六園五帶”農業產業建設,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完成全市31 個500 畝壩區“一壩一策”的制定,完成17 個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推進“553311”工程,建成特色種植基地69 個、養殖基地125 個、種植茶葉面積37 萬畝、蔬菜面積30 萬畝次、刺梨2.3 萬畝、海花草2.5 萬畝。蔬菜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得到國家部委領導和專家肯定。

都勻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球綠色城市、中國十大名茶——“都勻毛尖”之鄉。圖為美麗的都勻市。(都勻市委宣傳部供圖)
“雙千工程”扎實推進。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強工業企業發展能力,工業增加值完成49.34 億元。新培育中源建材、勻城管業、浩森玻璃等14 戶規模以上企業。深入實施“千企改造”,推動靈峰科技、劍江酒業、華昌食品等24 戶企業技術改造,有效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市場占有率。新山地納入省級“千企改造”工程高成長型企業,綠卡能榮獲“貴州省最具成長潛力民營企業100強”稱號。
全域旅游持續發展。積極推進旅游“九大工程”,實現旅游“井噴”發展。全年接待國內過夜游客217 萬人次,同比增長16%;接待入境過夜游客3537 人次,同比增加43%。
大數據產業方興未艾。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城區寬帶全面升級,行政村寬帶接通率100%;投資9676 萬元,實施“萬企融合”行動項目7 個;成立大數據發展平臺公司,全面啟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農業等模塊建設。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升級打造便民“一站式”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實施權責清單制度,加快減證便民服務;加快鄉鎮、村級服務中心建設,實現政務服務全覆蓋;創新推出二手房交易一窗受理服務,作為“都勻經驗”在全省推廣。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率先在全省推行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一體化;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完成國地稅機構整合,創新設立9個自助辦稅服務點;深入開展法律顧問制度改革和行政執法監督改革。
推進企業戰略重組。深化國企改革,完成國有資產清理,對全市138家國有企業進行清產核資,組建農投、產投、旅文投等幾大集團公司,推進公司實體化,提高政府資產經營化程度,發揮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深化對外開放。
規范招商引資管理,創新建立“五級管理機制”,實行招商引資項目市級領導包保責任制,執行招商引資會審聯席制度,重點做好企業服務、招商推薦、營商環境等工作。全球500強企業沃爾瑪落戶都勻,12 家企業直營出口業務。做好經開區服務工作,順利接收經開區社會事務管理工作,成立服務經開區工作專班,設立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為企業落戶經開區提供便捷服務,推動經開區與都勻市融合發展。
2018 年,都勻發放低保金2069萬元,發放救助醫療金507 萬元;開展主題招聘活動10 場,提供就業崗位20952 個;新農合參合率96%以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免費開放15 個體育場所,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性演出、巡演近100 場,農村公益放映電影1350 場次,市圖書館免費借閱圖書近10 萬冊次。加強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達3 項。開展食品安全生產執法檢查8136 戶次,查辦食品違法案件119 件,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19 家食品經營單位獲得省州示范創建稱號。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對黑惡勢力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打掉兩個惡勢力集團,持續開展命案防控,開展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命案全破,“兩搶”全破。繼續深化“平安都勻”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綜合排名全省同類城市第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作用,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08 件,成功率98.75%。全面推進社區治理網格化管理,提高網格員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