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袁紹陽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何廣
黔南確定了以“數據引領、智慧黔南”為創新發展思路,以“智慧黔南綜合平臺”建設為主線推進大數據“四個融合”,撬動“數據藍海”。
2019 上半年,黔南規模以上互聯網、軟件企業(500 萬口徑)收入完成4.8 億元,同比增長122.5%,增速全省排名第二;羅甸縣“大數據+火龍果種植”融合標桿項目入選全國“大數據+精準扶貧”優秀案例……
當大數據的春風吹到貴州,給貴州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時,敏銳的黔南人并沒有靜觀其變,而是迅速的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固然是發展的一大優勢,但是抓住時機,與時俱進的融入“數字時代”才能知曉未來發展的態勢,從而贏得發展主動權。
為此,黔南確定了以“數據引領、智慧黔南”為創新發展思路,以“智慧黔南綜合平臺”建設為主線推進大數據“四個融合”,撬動“數據藍海”。
黔南州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張智勇表示,近年來,黔南州大數據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2018、2019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賀信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深化大數據運用,釋放大數據產業發展效益,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不斷提高數字經濟總量,開創了黔南大數據發展新局面。
作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黔南,如何創造更多的新機遇、帶領各族群眾在新時代中大展宏圖、實現新作為?大數據的到來讓黔南干部看到了新的曙光。
那么,面對新興事物,如何破局,讓大數據扎根黔南大地成為新的發展動能?黔南有著自己的打算:
領導破局。一方面成立以黔南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雙組長”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召開全州大數據發展工作推進大會,另一方面,成立了黔南州大數據專家委員會,為大數據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政策破局。2018 年印發《智慧黔南綜合平臺建設方案和實施方案》,按照“一張網、兩中心、三體系、N 應用”的建設思路,建成智慧黔南綜合平臺并提供服務,大數據發展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圍繞各行業領域大數據創新應用建設工作,培育與全州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大數據生態鏈,實現“一張網辦所有事”,助力大數據“善政、惠民、興業”目標實現。
同時,出臺《黔南州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打好數字經濟攻堅戰方案》,圍繞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明確融合方向,擬定融合路徑,提出融合措施,制定其融合任務,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發展;出臺《支持大數據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建立全州大數據發展專項資金,圍繞企業辦公運營、融資貸款、企業上市等方面創新性給予大數據產業扶持。
從領導到政策,從數字到數據,黔南大數據戰略發展行動以春雨潤萬物的形式席卷了黔南的各行各業,為黔南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打贏一場戰役,不僅需要高超的謀略技巧,更需要優良的武器裝備。對大數據這場戰役而言,黔南有著自己打造的“秘密武器”。
打造智慧黔南移動門戶。融合匯聚69 項高頻政務服務及水電燃氣繳費、車輛搖號等生活服務,初步實現了“一個APP 辦所有事”。在全省“放管服”工作會議上,該項工作作為黔南州工作亮點納入交流發言,得到省政府領導肯定。

黔南州“政務110”平臺、舉報熱線、新媒體等大數據手段多元治理,為黔南發展插上智慧翅膀。圖為黔南州“政務110”服務中心。
以融合催生產業發展新動能。深入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積極引導實體企業開展大數據融合創新,打造了羅甸火龍果智能種植基地、信邦制藥智能生產車間等一批省級融合標桿,融合水平不斷提升。2019 年來,實施“萬企融合”項目102 個,投資金額70.1 億元。
以融合走出鄉村振興新道路。依托省扶貧云,建成黔南州脫貧攻堅大數據管理平臺,增加行業數據實時比對、脫貧成效量化管理、問題數據自動監測、脫貧人口返貧預警、農村人口管理等功能,打通公安、人社等部門數據,推動農村人口精準化、數據化管理。
以融合創新民生服務新模式。黔南州政務110 服務平臺通過對各類民生訴求“統一受理、統一調度、統一考評”,實現“一個指令、一管到底”,有效解決群眾訴求和辦事問題。
以融合創造社會治理新路子。建成社會信用云、文化云,初步構建覆蓋全州的“大數據+信用”和“大數據+宣傳文化”融合服務體系。
筑牢網絡安全屏障。建成智慧黔南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極大的提升平臺安全防御能力,2019 上半年抵御網絡攻擊4800 萬次。
強化大數據產業培育和引進,上半年,黔南在建大數據產業項目16個,總投資13.59 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6.28 億元。同時,借助2019 數博會平臺開展招商推介活動,招引了奇安信集團、浪潮集團等一批知名大數據企業落戶黔南,簽約項目23個,簽約資金22 億元,6 家企業列入2019“尋苗行動”培育計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對于大數據該怎么解題,黔南沒有停留在文件上和嘴皮子上,而是實實在在的干,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有目標才能堅守,有方向才不會迷失。在黔南大數據未來發展規劃上,黔南干群致力繪好多張藍圖。
繪好智慧黔南綜合平臺提升和推廣藍圖。把全州大數據發展的基礎平臺做優做靚,打造成省“一云一網一平臺”的市州樣板。加快推動數據融通匯聚,將已建應用系統全部遷至平臺,使智慧黔南整體功能進一步完善。做好智慧黔南移動門戶推廣應用,進一步擴大范圍和覆蓋面,實現更多辦公事務和公共服務事項“指尖通辦”。以智慧黔南綜合平臺為依托,加快各行業領域大數據應用建成上線,促進管理和服務向智慧化方向發展。
繪好大數據發展載體建設藍圖。做靚百鳥河數字小鎮,將百鳥河數字小鎮打造成為數據服務、數字融合應用、創新創業的“智慧小鎮”。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園,鼓勵獨山縣以打造優強電子信息產業園。鼓勵有條件的縣(市)發揮自身區位優勢,編制相應的產業發展規劃,超前布局軟件開發、創業創新基地,打造大數據創業園、大數據眾創空間、創新工場等產業載體。
繪好創新大數據項目建設運營機制藍圖。探索成立大數據產業協會,鼓勵各縣(市)、各部門在智慧黔南綜架構下,逐漸開放市場,最大化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參與大數據項目建設和運營,使大數據項目向多元化的運營方式轉變,為公益性建設項目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資金保障。鼓勵縣(市)探索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同時,通過智慧化應用聚合產生數據,深挖數據價值,推動區域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
繪好5G 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的藍圖,搶抓5G 發展機遇,積極爭取5G站點在黔南建設布局,促進數字設施提質升級。圍繞大數據產業發展、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等,積極謀劃5G應用試點,探索智能家居、無人駕駛、VR 感知等智能科技領域應用場景,打造創新示范亮點項目。
大通道已經鋪就,新機遇就在眼前。黔南正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奮戰“數據藍海”,助力黔南打造民族地區創新發展先行示范區的步伐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