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道來 鄧浩
如今的黔南,學前教育更加普惠,義務教育更加均衡,職業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內涵,各級各類教育呈現協調健康發展的態勢。
“這個學校很大,特別美,我非常喜歡在這里讀書。”羅甸縣邊陽鎮越秀實驗小學學生羅明面是易地移民搬遷戶的孩子,全新的校園生活讓她格外興奮。
“每餐都有三菜一湯,葷素搭配,飯菜可口。”長順縣第四中學八年級學生管俊穎,因為營養跟得上,比去年長高了一大截。
近日,貴定中學學生劉凱、徐海洋在“2019 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上獲得“Enioy AI 人工智能”冠軍。
…………
如今的黔南,學前教育更加普惠,義務教育更加均衡,職業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內涵,各級各類教育呈現協調健康發展的態勢。近年來,黔南州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教育作為拔窮根的根本之策,舉全州之力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走出了一條特色教育強州之路。
近年來,黔南州教育系統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按照“補短板、做增量、提質量、抓改革、促公平”的要求,大力破解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持續增強。
在義務教育方面,全州提前兩年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目標,平塘、貴定、三都、羅甸4 縣在全省32 個縣(區)中均位于前5 名。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去年新建(改擴建)187 所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得到緩解。普通高中提質發展,連續5 年高考各學科平均分、及格率、二本上線率和錄取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在職教和高教方面,去年,黔南州978 名學生到省內外職業院校就讀精準脫貧職教班;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步伐加快,黔南師院高水平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并獲得8 個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黔南職院與貴州盛華職業學院通過省優質高職院校專家評審(全省共6 所,黔南州占2 所)。
素質教育遍地開花,一批富有黔南特色的項目亮相省級、國家級舞臺,11 所學校被命名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獨山高級中學榮獲貴州省高中生交響樂(器樂)展演活動一等獎。
羅甸縣邊陽鎮越秀實驗小學2018 年8 月正式開學,共招收147 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羅明面就是其中之一。“學校現在有青少年宮、學生宿舍樓、室內籃球館等,比原來的村小好多了。”羅明面說。
邊陽鎮越秀實驗小學只是黔南州改善辦學條件的一個縮影。去年,黔南州以第三期學前三年行動計劃(2017—2020 年)、普通高中攻堅三年計劃(2017—2020 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教育配套建設項目為抓手,結合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兩類學校”建設規劃,加快中小學、幼兒園建設,辦學條件大大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黔南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大力實施“4+2”教育突破和“新兩基”攻堅。2013 年以來,新建、改擴建校舍763.58 萬平方米,建成公辦幼兒園636 所,實現每個鄉鎮有1 所以上公辦中心幼兒園。建成城鎮義務教育學校93 所,完成664 所義教學校“全面改薄”,排全省第二;改擴建高中階段學校43 所,都勻一中、黔南醫專新校區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僅去年,黔南州獲上級投資批復各類項目701 個,覆蓋學校601 所,總投資13.86 億元,較2017 年同期增長10.38%,其中列入州委、州政府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的3 所學校建設項目全部竣工;列入“全面改薄”項目的269 所學校419 個建設單體,開工率和竣工率均排名全省第二,得到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肯定。

無論在黔南的縣(市)還是鄉(鎮),學校都是當地最漂亮的建筑之一。圖為福泉中學。(福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不論在黔南的縣(市)還是鄉(鎮),學校一定是當地最漂亮的建筑之一,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黔南州教育局局長黃怡自豪地說。
去年9 月,甕安三中柏萬新接任班主任后,為了全面了解學生,他對班上56 名學生進行全覆蓋家訪,晚上12 點還在回家的路上。憑著高尚的師德、敬業的精神和優異的業績,柏萬新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同事認可的優秀教師。而像柏萬新這樣的教師,黔南州還有很多很多。
近年來,黔南州不斷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實行師德師風問題一票否決制,實現監督常態化。不斷充實教師隊伍力量,州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農村中小學教師結構的實施意見》,新招錄793 名特崗教師,有效緩解了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緊缺學科教師不足的矛盾。
尤其是2013 年以來,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先后在廣州舉辦全州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培訓班、中職校長培訓班、思想政治工作培訓班等,通過實施教師“國培”“省培”計劃和學歷提升等培訓項目,累計培訓教師4.72 萬余人次、提升學歷1 萬余人次。全州4.26 萬名基礎教育階段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占58.7%,較2013 年提高了18.2 個百分點。目前,黔南州共有省級教學名師82 名、省級骨干教師164 名,省級名師工作室83 個。累計引進教育人才2206 名,招考教師5500 多名、特崗教師4400多名,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力量得到有效補充。
2018 年,黔南州高等院校、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學前教育、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及社會資助受助學生83.4 萬余人次,資助資金8.93 億元,比2017 年增加2.28 億元。完成14.9 萬余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共計資助4.85 億元,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
平塘縣卡蒲鄉“校農結合”蔬菜基地的茄子、西紅柿等作物長勢喜人,再過一段時間,營養餐配送公司的車輛將一輛接一輛來到蔬菜基地,把這里的新鮮蔬菜運往黔南師院學生食堂。目前,黔南州實施“校農結合”學校達1370 所,在校就餐學生60 余萬人,占在校學生人數的85%,學校食堂采購農產品總量超4 萬噸,采購金額超過2.3 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近1 萬戶4 萬余人,實現了學校、公司、農戶“三贏”。
另外,黔南州政府還先后出臺了《黔南州加快優質公辦幼兒園建設實施方案》《黔南州新建改建居住區教育配套設施管理規定》《黔南州普通中小學多學科協同實施法治教育辦法》《黔南州關于大力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三年行動(2018—2020 年)》等文件,進一步激發了教育發展活力。
黔南州教育局負責人表示,今后,黔南州教育系統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州,打好教育扶貧硬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群眾享有更多教育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