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金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何廣
(劉金柱單位 / 惠水縣融媒體中心責任編輯 / 劉斌)
近年來,惠水縣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深入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和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相融合,結出累累碩果。
2011年以來,惠水在全省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實現晉位目標,從第60位躍升至2016的縣域第二方陣第3位。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先后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中國生態魅力縣、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全國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等30余個榮譽稱號。
大數據戰略改變貴州是全方位的,惠水百鳥河數字小鎮就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里已建設成為一個以生態為基礎,以生活為中心、融生產與生活的“三生”數字化小鎮,實現了惠水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
近年來,惠水縣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深入推進大扶貧、大數據和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相融合,結出累累碩果。
如今惠水以百鳥河數字小鎮為重點,打造大數據清洗加工、大數據總部經濟、大數據小微企業孵化3個聚集地,建設“三生”融合、小鎮經濟、創新創業3個示范區。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25.7億元,其中數據加工、軟件信息服務外包等大數據核心業態收入8.1億元。百鳥河數字小鎮成為惠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新型工業化路子的新型園區。
貴州惠水經濟開發區作為惠水縣新型工業的主戰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始終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在激進中蛻變,在奮進中變革。經過多年的轉型升級,強力拓展產業集群規模,以龍頭帶動、鏈條延伸、園區聚集為路徑,不斷夯實產業集群,惠水經濟開發區建成了以中航永紅、金田包裝、三一重工等大型裝備制造企業為代表的新型產業集群園區。一家家大企業快速拔地而起,各種新型產品不斷走俏市場,一個個投資商和創業者找到了發力的契機,這里已成為集裝備制造、新型建材、特色輕工、農產品加工為一體的新型工業園區,成為惠水工業飛速發展的真實寫照。
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入駐企業34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5家、投產企業264家;201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5億元,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38億元,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35.72億元,新增就業1942人,完成稅收8.15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71億元。榮獲“全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511示范培育園區”等稱號。惠水正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熱土、創業勝地、宜居家園。

惠水正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熱土、創業勝地、宜居家園。圖為惠水新貌。(惠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改革開放以來,在優美的《好花紅》旋律中,惠水縣依托好花紅旅游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美麗的田園風光,全力推進“好花紅特色民族小城鎮”建設,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改善、接待能力的提升以及景區景點的打造,鄉村旅游熱持續升溫,走出了一條集布依民族文化、農耕文化、鄉村體驗、健康休閑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如今,這里發展起了鄉村旅游,到此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盡享鄉村旅游的樂趣,旅游發展紅利惠及各家各戶。
近年來,惠水高等教育持續發展,辦學特色不斷彰顯,2018年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3所高校在校學生近3萬人,學校規模不斷壯大辦學條件不斷完善。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建成全球領先的VR教育實訓室,教育扶貧、大數據發展在全國獨樹一幟。隨著惠水高等教育持續發展,惠水迎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他們在這里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同時,也推動著惠水社會、經濟、文化、高等教育等的發展,進一步擴大惠水對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惠水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惠水魅力好花紅鄉村旅游區。(惠水融媒體中心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