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凌忠云
一個個喜人的成就,一張張亮麗的名片,展現著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平塘縣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推動著平塘逐步走出貴州,走向世界。
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平塘縣始終不渝貫徹落實好“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堅持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譜寫了一篇篇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壯麗篇章。
曾經平塘縣交通閉塞落后,縣域經濟發展緩慢滯后,人民群眾生活處于幾乎難以自給自足的困難境地,更是不知道“產業”是什么。為此,平塘歷屆縣委、政府苦干實干、銳意改革,以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抓手,持續做大經濟總量,在連續多年的努力下,平塘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平塘縣按照“強產業”的發展部署,圍繞“茶、菜、畜”持續發力,依托石土資源稟賦,著力打造“石土經濟”產業鏈,產業園區承載力和聚集度不斷提高。2018 年底,平塘縣以“茶、菜、畜”為主的第一產業增加值達22.1 億元,年均增長5.6%;以“石土經濟”為主的第二產業增加值達15.1 億元,年均增長16.2%;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39.8 億元,年均增長16.3%。
平塘的經濟連年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18 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2.41億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27 億元,同比增長19.1%;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7 億元,同比增長10.8%。縣域經濟發展綜合測評2018 年繼續位居全省第三方陣甲類縣第二名。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為推動平塘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平塘縣城自古以來有著“玉水金盆”的美譽。一直到上世紀90 年代,縣城的發展仍然沒有“裝滿金盆”,樓房低矮不齊,縣城四處是斷頭路,整個縣城不足3 平方公里,當地的人們戲稱:“一支煙的工夫,就逛完整個平塘縣城!”
到21 世紀初,平塘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城鎮建設的步伐,特別是到“十二五”期間,一棟棟漂亮的高樓聳立云天,一條條寬敞的大街貫通縣城,平塘縣城建成區由3 平方公里拓展到8.59 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更是直線飆升,從23%提高到43%。5 年內,平塘縣的城鎮化率從落后全省城鎮化平均水平10 個百分點,跨越到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來,平塘縣在“項目投資打基礎”發展部署的帶動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電力保障、通訊保障等方方面面得到快速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得到不斷夯實。
如今的平塘,基礎設施建設成就斐然。2018 年底,全縣建成了平獨高速、平羅高速(牙舟段)、國道552、黔南州首條旅游公路S315、擺圖水庫、河灣電站等一批重點工程,全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2 公里,二級公路通車里程達233 公里,建制村通油路率達100%,農村安全飲水達標率達100%,4G 信號覆蓋率達98%,100%的行政村通動力電,100%的自然村通照明電。全縣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不斷改善,水利、能源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水、電、訊等基礎設施更趨完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為推動平塘縣的快速發展和平塘知名度的提升,平塘縣近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動著大旅游發展戰略。陸續建成了擁有“天眼”的國際天文科普文化園、擁有2.7 億年前天然形成酷似“中國共產黨”5 個大字奇石的掌布景區和世界最大的平塘天坑群景區,“天眼、天書、天坑”形成了平塘縣獨具特色的“三天”奇觀,造就了平塘縣“觀天探地、世界唯一”的天文科普旅游國際化品牌。
依托“中國天眼”,平塘縣破圍發力,在克度鎮建設天文科普教育基地,闖出一條以天文科普研學助當地群眾圓幸福夢想的道路。全鎮人均年收入從2015 年的8370 元提高到2018 年的11140 元。
截至目前,平塘縣已先后獲得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 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小城、美麗中國之旅十佳山水城市等旅游名片。
推窗是綠、抬頭是藍、出門是景,平塘牢牢守住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底線,美麗與發展雙贏,綠水與青山同在,綠水青山正在轉變成為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
一個個喜人的成就,一張張亮麗的名片,展現著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平塘縣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推動著平塘逐步走出貴州,走向世界。
平塘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平塘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持續深化拓展縣委“3351”發展總思路,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做好“責任、工作、政策”三個落實,翻開了脫貧摘帽的歷史新篇章。

近年來平塘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圖為平塘縣者密鎮六硐大壩風光。(岑龍武 / 攝)
在“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問題上出實招、求突破,平塘縣探索了“校農結合”“三抓三改三促”等模式,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
2018 年,平塘縣投入各類資金10.91億元,眾志成城攻堅“四場硬仗”,齊心協力打好“七大戰役”。建成農村“組組通”公路444.57 公里,30 戶及以上自然村寨全面打通硬化路;建成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14 個,有效改善8.47 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
新中國成立70 年來,平塘巨變發生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不僅是“中國天眼”帶來的天文研學新業態、交通基礎設施質的飛越、城市居住環境更加美好,全力實施的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也讓平塘鎮鄉面貌煥然一新、教育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從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到旅游發展、精神文化等,一系列可喜的變化都在為群眾的幸福加碼。全縣貧困人口從2014 年的8.17 萬人,減少到2019 年的3497 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 年的25.98%下降到2019 年的1.17%,貧困鄉鎮和貧困村相繼出列。
今天的平塘,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進步,民生改善力度不斷加大,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回望來時路,展望新征程。“中國天眼”之城——平塘將不忘初心、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繼續沿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全力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