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智勇,貴州省水利廳辦公室主任,掛任榕江縣委副書記,2018年被黔東南州政府評選為“優秀援助黔東南干部”,2019年貴州省委“七一”表彰中獲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致力于當好脫貧攻堅的“五大員”。
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剛到榕江時,肖智勇用4個月時間訪遍了全縣19個鄉鎮,宣講黨的政策,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向林種結構調整要效益,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建議。
當好水利扶貧的聯絡員。組織縣水利局先后成功申報了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小型水源工程項目縣、山洪溝治理項目縣等項目,共爭取到水利扶貧資金11030萬元,逐步解決困擾當地群眾的飲水難、灌溉難、防汛難等問題。
當好產業扶貧的戰斗員。作為榕江縣生態家禽專班和生豬產業專班的班長,肖智勇下定決心通過轉型升級改變兩大產業設施相對落后、規模相對偏小、管理相對粗放、發展后勁不足的被動局面,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得實惠。
當好技術扶貧的服務員。作為“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榕江團行政團長,肖智勇以自己的滿腔熱情為專家服務,通過服務專家來服務榕江農業,發展扶貧產業。
當好企業扶貧的招商員。先后帶隊到安順、都勻、福泉、荔波等地招商考察,邀請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客商前來榕江投資洽談,目前全縣已落實引進資金6800萬元。

熊烈,貴州省水利廳農電局二級調研員、派駐黃平縣谷隴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聯絡員,2019年貴州省委“七一”表彰中獲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2016年9月,初到谷隴鎮,熊烈便參與對全鎮24個貧困村的調查研究,梳理出以“破除基礎設施瓶頸、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產業保證就業”為抓手的脫貧攻堅措施,并參與由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主導編制完成的《黃平縣谷隴鎮定點包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與指揮部同事一道積極組織全鎮圍繞方案實施脫貧攻堅工作。
同時,利用在省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的原業務工作為谷隴鎮水電站建設改造出謀劃策。向“娘家單位”和省水利工程管理局爭取資金,整合鎮財政扶貧資金,對電站實施從渠道到廠房的全過程改造。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工作,谷隴鎮翁干洞電站如期建成,每年實現發電收益50余萬元,惠及周邊翁板、斑鳩兩個貧困村的1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1200元以上。
除了完成扶貧辦交辦的工作,熊烈還按照水利廳幫扶谷隴任務聯系3個貧困村,組織幫扶力量為當地群眾排憂解難。從為牛場村殘疾貧困戶吳治青解決危房改造資金,到為300名貧困學生購買全新的棉被……經過近3年的努力,谷隴鎮貧困人口從2.5萬人減少到不足0.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7.2%下降到10.4%。

韋零,貴州省水利廳煙水處副處長,2016年起,先后駐村幫扶黃平縣谷隴鎮安江村、城溪村、火車站村,2018年獲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他白天在田間地頭與群眾話家常、聽想法,晚上上網搜索、翻閱政策文件,查看村支“兩委”檔案,制定幫扶措施……短時間內就把幫扶村的貧困戶、黨員、致富帶頭人情況摸了個遍。利用省級極貧鄉鎮子基金在城溪村發展林下養雞、中藥材種植等短平快項目,幫助貧困戶穩定收入。
2016年,韋零在安江村發展蔬菜種植帶動32戶140人脫貧出列,村集體收入9萬元;2017年城溪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和林下養雞帶動51戶275人脫貧出列,村集體收入10萬元;2018年在火車站村發展種草養牛帶動57戶310人脫貧出列,為全村脫貧出列奠定了產業基礎。
開設農產品銷售“水利”通道,動員廳直部門食堂優先采購谷隴鎮貧困群眾的自產農產品,通過校農、農企合作,分批次采購辣椒、林下生態雞、糯小米等,為貧困群眾直接增收16.6萬元。

陳開軍,貴州省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處副處長,黃平縣谷隴鎮克麻村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被黔東南州政府評為“黔東南州優秀幫扶干部”“黃平縣優秀村第一書記”“黃平縣優秀黨務工作者”。
駐村幫扶期間,陳開軍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要求和基礎設施建設“六個小康”行動的具體要求,深入走訪、調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找準貧困發生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幫扶方案。
著力產業培育,逐步拓寬村民增收渠道。針對幫扶村貧困戶增收渠道單一的問題,除了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和改變種植結構外,還積極探索和嘗試產業扶貧,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著力立足長遠,有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把黨的溫暖送到基層,著力增強村民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克麻村和望壩村的6個留守學齡兒童落實結對幫扶干部,積極動員貧困戶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安排貧困戶到江浙企業就業,并做好后續服務工作,解決發展的長遠之計。

張凱,貴州省水利廳黨辦二級主任科員,貞豐縣魯容鄉駐村干部,2018年被評選為“貞豐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駐村幫扶以來,他以推進魯容鄉飲水安全工作為核心工作,同時推進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產業配套用水工作,不懈推進魯容鄉沿江五村供水工程。推進魯容鄉納翁片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魯花水庫建設,協調解決集中供水管網毀壞問題20余次,召集由省道S315、通組路和集中供水管網施工單位參加的現場協調會6次,解決交叉施工中損壞供水管網的損毀修復問題。推進農業水價改革試點暨山區現代水利試點項目,在水務局做好協調工作。監管好水利廳下達飲水安全、水土保持、煙水配套、水價改革、水旱災害防御、中小河流治理、水資源費等專項資金的使用。
作為魯容鄉納臘村的幫村書記,基本每周至少在納臘村工作一日,走訪2戶群眾,幫助協調解決村支“兩委”和村民的困難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