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秋俠
市場經濟條件下,承包服務大量涌現,大多工業企業中有很多承包方人員,同時因為承包方安全管理方面的欠缺,傷亡事故時有發生。為遏制承包商傷亡事故,必須逐步建立健全承包方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六個方面,才能盡職免責。
一是評審和選擇承包方時,擇優選擇承包方,能為后續安全執行外包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評審內容除了營業執照、技術專業水平、同類工作經驗外,必須考評其安全管理能力,包括有無體系認證(例如安全標準化、ISO體系認證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取證情況、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或同類商業保險繳納情況、安全管理體系執行有效性等,如必要,邀請第三方專業公司輔助評審。
二是健全風險評估及管控措施。第一步,確定承包方后,必須細化“承包工作方案”,這將非常有助于識別出每個環節的事故隱患,輸出高質量的風險評估;第二步,組建風險評估小組,小組成員至少包括承包服務主管人員,設備設施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承包方現場負責人,及承包作業人員代表;第三步,根據風險級別,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及負責人,并嚴格落實。
三是簽署安全協議。安全協議應至少包括:列明雙方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職責和義務,建立健全責任制,列明獎罰措施;風險評估及管控措施;工業企業基本安全管理要求;承包工作方案;完善培訓記錄模板,承包方在實施承包服務前,必須做好安全培訓教育及考核、技術交底等工作,并留存記錄。
四是做好承包過程中的安全管控。委托方建立健全外包服務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及監管職責;承包服務過程中,監管責任人依據安全協議及本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對承包作業進行安全監管,對服務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并采取預防措施;定期組織安全例會,例如承包方內部晨會、承包方與委托方例會、特定事宜的會議等,做好例會紀要并留存;做好目視化管理,承包服務現場要張貼安全協議,安全管理責任制及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并圖示PPE佩戴要求等;做好承包服務安全管理記錄,包括:服務過程中的最佳安全實踐、安全行為及不安全行為等(如照片、郵件、書面文件等形式),例會記錄,獎懲記錄,安全風險變更記錄等。
五是做好變更管理。承包服務過程中存在很多變更,例如方案的調整、人員的變更、進度變化等,任何變更都可能導致事故風險的變化,因此必須對變更進行管控,進而實現安全管理目標。
六是對承包方評估及持續改善。承包方服務期結束或者定期,工業企業應組織相關部門人員評估承包方的安全表現,這有利于雙方安全管理共贏互利,持續改善安全績效,評估結果也作為日后承包方選擇的參考。評估要點包括服務過程中安全業績、合規表現、安全管理能力、工作態度及紀律遵守等。
綜上,工業企業應以對本企業安全管理同樣的關注度來關注承包方安全管理,不斷改善提高承包方安全管理能力,促進雙方共贏與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