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作為民辦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產生于1998年,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的成立為標志。截至2018年,我國具有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已達260余所。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模式的漸漸成熟,圖書館作為獨立學院的必要組成部分,讀者對其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圖書館在日常的運行過程中,無論是客觀因素還是主觀因素,都有可能引發讀者的負面情緒,聽之任之容易使圖書館的形象受損,如何巧妙應對,才是當務之急。
(一)讀者對相關規章制度不了解。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有一些爭議比較大,比如說超期罰款制度,這一制度大部分圖書館都有。有人做過統計,截至2017年9月,CNKI數據源檢出有效文章79篇,其中一項主要的研究內容便是關于超期罰款制度是否該取消。客觀地說,站在讀者的角度,如果是自己的書超期,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希望這一制度取消的,而站在圖書館的角度來說,罰款并不是主要目的,對圖書流通過程產生規范化的約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如此一來,只要這個制度存在一天就必然存在矛盾。再比如,圖書館另一項制度圖書丟失賠償制度,很多學生書借回去就忘記了,等到畢業離校的時候發現書遺失了,不僅要賠償丟失的書,而且需繳納逾期罰款。不少學生覺得這一制度非常不合理,各種負面情緒隨之爆發。此外還有自習室的管理,閱覽室的一些規章制度,都存在一些短期內無法調和的矛盾。
(二)圖書館資源建設方面的欠缺。獨立學院普遍建館時間較短,辦館經費有限,與母體高校圖書館關系尚未厘清,在文獻資源建設、服務讀者模式等方面與公辦母體圖書館存在一定差距。獨立學院圖書館的讀者群體主要集中在在讀學生和在職教師,現有的館藏圖書一般只收藏兩本復本,面對數量如此大的讀者群體,如果這本書剛好兩本復本都出借,意味著其他讀者便需要等待60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此外圖書的更新速度比較慢,無法滿足讀者的多方面需求。雖然匯文系統具有圖書薦購功能,但圖書館無法像書店一樣,上架即可閱讀購買,從采購到加工,再到上架借閱,需要一個周期,在漫長的等待中,讀者難免對圖書館產生抱怨等負面情緒。此外對于電子資源的使用,由于經費限制,沒有單獨購買數據庫,基本上只能與母體院校共享,在線使用的人過多,有時網頁會無法打開,對于急需查詢資料的讀者來說,氣憤、焦急都在所難免。
(三)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對于獨立學院圖書館館員素質可以概括為:專業基礎薄弱,缺乏系統全面的學習;人手緊張,很多館員承擔不同崗位的工作,無法做到術業專攻;具有高級職稱的館員比例較低,科研能力較弱。圖書館服務的質量與年齡、學歷、性別等因素都有關系,現有的人員構成僅僅能夠完成一些基礎的服務,對于專業服務的擴展基本無法開展。館員的服務能力短時間內無法提升,造成讀者心理預期與實際服務水平的巨大落差。加之長期機械重復的工作內容,館員自身也易產生倦怠心理,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積極性,與讀者溝通時缺乏熱情,遇到讀者的問題無法回答,容易造成言語上的沖突。
(一)重視讀者負面情緒的產生,及時處理問題。基于讀者對獨立學院圖書館的負面情緒問題,首先對于讀者的情緒問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不能置之不理,這樣問題會越來越多,對于圖書館以后的建設和發展也是一個重大的阻礙。其次,對于一些突發情況,館員應當靈活機動分析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注意溝通的藝術,不要有過激的言行,主要以安撫為主,讀者對圖書館有抵觸情緒時,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閱讀,對于圖書館內其他讀者的閱讀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影響圖書館的形象。為了維持圖書館的整體閱讀氛圍,保證其他讀者的閱讀體驗,可以把讀者領到辦公室或休息的地方進行慢慢的交流和溝通,這樣的話讀者也會感到圖書館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尊重,就會心平氣和很多,這樣也能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
(二)對現有館員再培訓,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針對上文提及的圖書館館員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可以對圖書館現有館員進行再培訓。在業務能力方面,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有針對地提高館員的業務能力,比如,流通部需要提升工作的專注度,降低工作中的失誤,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耐心解答讀者的疑問;采編人員需具備采集信息的能力,熟知各分類書目的需求度,合理分配采購額等等。此外,還應加強館際交流,組織館員外出考察,學習同類院校圖書館的經驗,不斷對現有服務模式進行改進。一個合格的館員不僅需要具備熟練的業務能力,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正確的心態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對業務能力培訓的同時,也應通過定期開展思想交流會等形式,幫助館員端正心態,樹立“以讀者為先,服務第一”的意識。在應對讀者的不良情緒時,能夠做到尊重讀者,態度誠懇,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設身處地為讀者考慮,在緩解矛盾的同時,也有利于圖書館正面形象的樹立。再者,在合理分配現有館員的同時,應適當擴充館員數量,緩解人員壓力,盡量做到專人專崗,避免一人身兼多崗造成的精力分散。在引進人才時,為適應圖書館的發展,需保證碩士以上館員的比例,做到人盡其用,建立一支既精又專的人才隊伍,為讀者提供高質量有水平的服務。
(三)充分了解讀者的需求,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互聯網時代,隨著“智慧校園”“智慧圖書館”理念的產生,對高校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獨立學院圖書館有其特殊性,短期之內無法完成高端服務的擴充。現有的目標應該緊盯基礎文獻資源的建設,在保證讀者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豐富館藏資源,加強與母體學校的互動,逐步優化網絡資源平臺建設。獨立學院的讀者主要有在讀學生和在職老師,在文獻資源的建設上首先應該保證在校師生的專業需求,圖書采購過程漫長,滯后性在所難免,盡量保證一些專業基礎圖書的收錄,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擴充。此外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便是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一些熱門圖書難以借到,一些圖書無人問津,又或者是一些圖書收錄了各種版本。對于熱門圖書,可以適當增加復本數,并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通知盡快歸還,加快流通,減少焦慮情緒的產生。對于版本過多的圖書,在采購時應該做好查重工作,節約資源。而對于過舊的圖書,為避免讀者閱讀過程中因缺頁造成的懊惱,應該適當予以修補,實在無法修補的,可以考慮重新購買。
獨立學院的圖書館是學校重要的服務部門,有其特定價值和使命。在服務的過程中,讀者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結果,處理起來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解決的過程中,必須尊重讀者,耐心傾聽,在分析清楚原因的基礎上再做處理,盡量讓讀者滿意。不應僅停留于撫慰情緒,事后還應多做總結,加快建設的腳步,樹立優良館風,優化人才結構,創新服務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是目之所及,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