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醫療改革被不斷推進和落實,一些新的政策對醫院的工作,特別是管理工作有著更高、更嚴的要求。醫院檔案于醫院的各方面管理而言,是一份舉足輕重的信息資源。它不僅包含了醫院發展的歷史資料,還保留有醫院工作中的相關文件以及就診病人的數據資料。大數據是高科技時代的產物,在信息化發展中孕育而生,對新醫改形勢下醫院檔案管理有很大的意義。
(一)醫院檔案管理相關人員意識較差。醫院的一些硬件設施建設、就診條件與環境以及醫院處理疾病問題的效率一直以來都受醫院管理者的重視,而對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則處于劣勢,這直接導致的醫院的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不甚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沒有在醫院引起足夠的重視,工作人員意識較差,工作時可能不夠認真,所做的工作可能不夠完善。直接影響檔案管理中的信息統計及時性與準確性。此外,醫院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較少,檔案管理工作門檻較低,這也是其無法適時跟隨大數據發展進行相應調整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檔案的設備較落后。醫院的管理人員對硬件醫療設備比較重視,能夠及時關注并完成醫療設備的更新,但對檔案管理的重視則明顯不足。醫院分配給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檔案存放、檔案管理等設備的用房面積較小,可使用的面積無法滿足需求甚至影響正常工作的進行。檔案管理的硬件設備較落后,有些醫院依然在使用陳舊、老化的設備,甚至是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是導致檔案管理工作滯后的關鍵因素。醫院可能沒有及時更換設備,沒有采取新型的、高效的管理辦法。醫院沒有引進或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對檔案進行管理、分類、分析的軟件比較欠缺,信息化建設落后,導致在新醫改形勢下的醫院檔案管理工作無法正常利用大數據。
(三)醫院檔案管理不夠規范。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制度仍然存在許多漏洞與不足之處。檔案管理的人員不統一,協調性差。醫院的檔案管理沒有建立成熟的數據庫。在這其中,工作人員工作方向不明確、管理辦法不健全等問題還存在。因此,醫院的檔案管理中相關信息的利用率極大降低。導致的結果是各類檔案不完善,在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時都有難度。除此之外,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存在一定的網絡安全隱患。信息安全技術的規范性與技術性等明顯不成熟。
(一)培養大數據檔案管理人才。利用大數據進行檔案管理的關鍵一招是提高對專業人才的要求。醫院不僅可以從學校、社會引入這方面的人才,還可以從醫院的自身隊伍中發現、培養相關人才。在此基礎之上,首先要提高意識認知程度,樹立相關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與積極態度。之后應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戰略地位,緊隨時代潮流。還要定時定期開展培訓。培訓不僅可以面向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還可以面向醫院其他群體,使醫院上下都能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督察機制,加強監督工作。醫院的管理部門與其他科室可以進行合作,共同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制定相應的制度,責任細分到每個人,并實行獎勵懲罰的制度。用這樣的機制來督促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促進工作的順利進行,也調動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二)完善檔案管理設施。醫院應當適當加大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經濟投入,引入先進的、科學的設施。及時更新設備,分配給檔案存放、檔案管理等設備較大的醫院用房。可使用面積盡量滿足其需求。不僅在硬件上加大投入,軟件上也要重視。除了從外引進方便對檔案進行管理、分類、分析的軟件外,醫院還可以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加強信息化建設,使醫院檔案管理更加便利、更加準確。
(三)規范醫院檔案管理工作。醫院必須擁有一套科學、規范且全面推進檔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制度是工作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準備是成功的基石。有了標準,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可以有參照,更加利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進行。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合理的工作分配使能夠各司其職,建立健全大數據檔案管理機制。同時還要提高網絡安全管理,使信息安全技術能夠為信息工作管理人員所掌握,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要加強信息安全,避免出現信息不安全等問題。
醫院作為需要進行信息化管理的特殊機構,必須以高要求、精標準作為宗旨,緊隨科技發展的腳步,應世界之潮流完善信息化管理,以更完美的服務呈現給社會大眾。因此,隨著信息數據越來越系統與規范,進行醫院檔案管理建設工作的推進勢不可擋,最終能夠有效規范醫院的信息管理,有利于醫院工作的推進,滿足新形勢下醫療改革的要求。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的同時,更加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