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低保檔案是通過縣級、鄉級人民政府以及社區或村委會分別對低保對象進行核查工作,進而形成完整的低保資料,并對低保檔案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城鄉低保檔案有利于確保低保工作的順利進行,能夠改善居民的生活狀況。
低保檔案管理分為分級管理和日常管理,其中分級管理為低保戶向村級政府或社區提出申請,填寫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審核表,并上交相關的證件等,然后由相關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核,給出最后的批復。若是通過的話,縣級民政局將以此為依據,將低保金發到低保者的手中,并隨機對接受救助的住戶進行抽查。低保檔案的分級管理需要確保其規范性,并且保證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從而有利于低保工作的有序開展。低保檔案的日常管理是對檔案進行分級管理的過程中形成的,其主要工作有:以低保對象的申報材料為依據,然后對每戶都建立檔案,每戶都有自己的獨立賬號。另外,政府從低保戶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低保金實施動態監督管理。
(一)低保檔案的收集及歸檔。鄉鎮會派專人收集整理申請低保者所填的審批表,還有其他的證明材料,然后對此形成檔案。此外,縣級民政部門審核上報的申報材料,同時將其歸檔,在處理的過程中及時進行歸檔處理,并且對每戶檔案進行管理。
(二)低保檔案的整理編目。低保信息以每戶為單位建立檔案,并對其進行管理,為此想要完善大量檔案的有效管理,需要對低保檔案進行排序編碼,按照申請的時間先后或者是重要性,將這些材料歸納整理,存放在檔案盒內,這樣便于對檔案信息進行補充完善。
(三)做好低保檔案的保管。低保檔案以戶為單元,每戶都有自己的號,因此如果低保戶享受低保,其保管期限不應僅僅是其享受低保的時間,而是在其不享受低保以后,再延續5年,并且將檔案放到機關綜合檔案室,不用轉交到本地的同級檔案局,這是由于保管的時間比較短。
(四)低保檔案不對外開放。低保檔案涉及到個人隱私,因此僅相關的管理機關單位部門有權查閱,其他單位部門想要使用的話,需要經縣級以上部門同意,若是沒有許可的話,是不能對外公開使用的。總的來說,低保檔案只能是內部人員有權進行查閱,除此之外是不能使用的,不可外借。如果低保戶想要查閱自己的低保資料,那么需要拿著自己的身份證還有證明自己是低保戶的材料,這樣可以翻閱檔案,這也僅限于翻看自己的檔案。
(五)加強低保檔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對于低保戶的資料信息,實行的是一戶一個號,進行檔案管理。城鄉低保檔案以鄉鎮(街道)為單位收集整理,做到一戶一檔;若是有些低保戶的個人信息資料不完整,那么當地單位部門要抓住他們簽到、年審的時機,讓其補交需要補充的材料,完善其檔案。與此同時,縣級民政局需要針對低保檔案配備相應的檔案柜和檔案盒。建立檔案的除低保戶自己的信息外,還需要有低保金領取存折發放表、低保對象花名冊、調整(停止)低保待遇花名冊等業務資料和公文材料。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網絡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各個方面,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要想實現低保檔案的有效管理,可以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實現低保檔案的信息化和電子化建設。這是由于低保檔案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這導致其管理者工作任務重,面臨著很多困難,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可以將信息技術貫穿于整個低保檔案工作過程中,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建立低保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在對低保檔案進行分級管理時,如果低保戶的申請材料通過審核,鄉鎮民政部門就將低保戶的個人信息及相關低保信息記載進信息管理系統中,這樣實現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同步。另外,針對低保戶的信息建立查詢系統,這樣低保戶就能查閱自己的低保信息,這樣就實現了低保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低保檔案記錄了接受低保救助家庭的真實情況,同時有利于保證低保工作的有序進行,并且需要根據低保檔案發放低保資金,另外還有利于確保該項工作的規范化。但是現階段,我國城鄉低保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需要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強化低保檔案管理工作,最終保證我國城鄉低保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