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姝婷
黑龍江地區黑土層較厚度,土壤肥沃,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較少。這種優異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種植綠色大豆和有機大豆。同時該地區的耕地面積較大,機械化程度高,對于開發綠色大豆生產基地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因此,深入研究黑龍江大豆的優質高產種植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豆品種的選擇及處理
黑龍江地區的冬季漫長,霜降到來的極早,以此在選擇大豆種子的品種時需要考慮可以在霜降之前成熟的種類。通過一些實踐經驗和研究可以得出,當大豆品種在異地進行換種時,可以提升產量。因此可以為大豆種植工作提供方向:黑龍江地區的大豆種子可以定期在不同地市進行交換種植,保證大豆增產的效果。大豆換種可以產生10%至15%的增產效果,假如種植的區域較大,可以依據耕地區域的高低進行多種玉米品種的選擇。由于高崗地區的霜降期比低洼地區略遲兩天,因此種植者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差科學選擇大豆品種。另外,建議種植戶到當地的種子站去購買大豆種子,不要通過非正式的途徑進行購買。
在選擇完大豆品種之后首先需要曬種,曬種操作可以使出芽率提升13%左右,可以使種子提前2至3天出苗。其次是要進行種子包衣或者藥劑拌種,在干旱或者溫度較低的時候,大豆種子在土壤中的發芽時間比一般情況長,極易受到病蟲害的破壞。可以使用大豆種衣劑依據1:75至1:100的藥種比進行防治,在預防大豆根腐病時需要利用種子量0.3%的50%的多菌靈或者種子量為0.5%的50%的多福合劑進行拌種。最后,對于蟲害發生發生較頻繁的地區可以選擇富含殺蟲劑和殺菌的包衣種子。對于未經包衣的種子,建議使用35%的甲基硫環磷乳油進行拌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苗的侵害。拌種劑中可以加入鉬酸銨,提升種子的固氮能力與大豆出苗率。
二、整地處理
黑龍江地區的大豆土地翻整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于地勢較低洼的土地或者含水量較高的平地,可以利用深耕的方式進行整地;假如是高崗地區或者含水量較低的平地,利用深耕方法抓苗率較低。因此,需要視情況而定。建議深耕的區域首次翻地不需要太深,利用二次操作方法。假如土地較干旱,需要在壟溝中進行播種,破壟完成之后可以進行復土起壟工作。另外,在地塊選擇方面,需要保證土壤的透氣和抗旱澇的能力,起壟時間一般在秋天或者春季土層化凍4至5cm時進行操作,接著深松30cm至40cm。對于中等肥力的土地,可以在整地中合理使用硫酸鉀或者尿素。
三、栽培過程的標準化流程
1、播種
黑龍江地區大豆種植需要結合實際天氣進行種植,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5月中旬進行播種操作。一般需要合理把握土壤的濕度,在地表溫度回升前及時進行播種,可以使種子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生根發芽。建議當5cm厚的土層溫度達到5攝氏度之上時進行播種。黑龍江地區較適合通過“壟三”的方式完成對大豆的播種,這種方法相較于條播法可以提升大豆的產量。目前黑龍江的地區大部分都實現了大豆機械化播種,在此條件下需要對壟溝進行深松,并分層施加部分肥料,保證土壤在10cm深的區域也有底肥的存在,有助于大豆植株在開花期的生長發育。此外,在播種之前也需要施加部分肥料,保證土地6cm處有底肥存在。其中,建議雙條之間相距12cm,平均每畝地的植株在1.2萬至1.8萬之間,數量過少或者過多均不利于大豆的高產栽培。播種之前需要避免種子與肥料的直接接觸,避免重復播種為后期工作徒增麻煩。為保證豆苗的健康生長,建議種植者進行壓條處理。假如土地濕度不夠需要及時澆灌,避免種子不出芽。
2、科學施肥
建議種植者利用分層施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進行科學施肥,結合本地區的自然氣候和不同土壤肥力,通過計算和化驗的方式,分析出化肥的具體用量和施用時間。其中,分層施肥主要是將底肥施加在壟下16cm-18cm處,底肥的用量一般是總施肥量的60%。種肥需要在種下4cm處進行相應的施加,其用量一般是總施肥量的40%。此外,在始花期與終花期需要結合植株的具體生長態勢進行葉面噴施。保證大豆植株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肥料的需要,提升肥料的整體施加效率。部分種植者依靠經驗對土地進行施肥,使土壤中的營養元素不均衡,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缺鉀、缺少微量元素的情況。因此需要進行科學施肥,通過測土的結果,可以將鉀、磷、氮等肥料依據科學的比例進行施加。
3、田間管理
其一,從豆苗發芽到霜降時期,黑龍江地區的雜草一直都存在,這種情況需要進行除草操作。可以采取恰當的輪作方式,減少雜草的種類。還可以通過中耕培土或者施加除草劑的方式進行。其二,在每年的6月至8月,黑龍江地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暴雨現象。假如深耕的地勢過于低洼,大豆作物將會面臨澇水風險。因此需要對田地進行及時的排水,排水工作結合地形實際,通過排水溝、機井等將田間機井及時排出,防止豆苗作物被水浸泡。
4、病蟲害的防治
蟲害防治主要包含兩部分:第一,對食心蟲的防治,食心蟲一般在幼蟲時期鉆入大豆的豆莢之中,啃食大豆豆粒,致使大豆的品質與產量下降,對于大豆食心蟲的防治需要抓住恰當的時期,比如可以在該害蟲成團飛翔或者在成蟲發蛾時期進行防治。第二,對大豆蚜蟲的防治,重點是需要做到早期防治、早期治療,可以利用40%的樂果乳油800倍溶液進行防治。對于病害主要是對灰斑病的防治,可以通過多菌靈進行防治。對于根腐病可以在播種前對種子施加藥物進行防治。
5、及時收獲
為了確保大豆果實的質量和產量效益,在黃熟期進行人工收割可以對大豆作物進行最大化的收獲。一般在大豆子葉全部脫落之后,大豆粒、大豆莖出現特有的光澤、豆粒全部變圓時進行收割,這時籽粒的含水量一般減少至20%,當對豆莢進行晃動時,豆莢會發出聲響,這時可以進行人工收獲。當大豆的葉片全部脫落完畢時,可以通過機械進行聯合收獲。假如在完全成熟的時期進行收割建議種植者進行機械化的收割設備,防治豆莢炸開,避免經濟和產量的損失。
(作者單位:150001 黑龍江省農村經濟服務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