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順
瀾滄縣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東臨瀾滄江而得名。具有“老少邊貧”的鮮明特點。為了發展地方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糯扎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結合當地情況,在冷涼山區試行開展稻田養鴨項目,將發展優質稻與養鴨技術相結合,生態型種養產業,提高了種養的綜合效益。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環保并實現農民增收。
1、稻田養鴨的優勢
稻田養鴨是一種生態型種養技術,經過研究和實踐,技術已經較為成熟,稻田養鴨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提高綜合經濟收益、促進環保等優勢。稻田養鴨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環境,鴨子的排泄物成為有機肥,提高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鴨子還可以綠色除蟲除草,對常見的潛葉蠅、二化螟、蛾類、稻水象甲、負泥蟲等害蟲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減少水稻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農業環保。促進水稻生長,增加產量和成熟度,養鴨稻田產出的稻米屬于綠色食品,品質高銷量好,價格也比普通稻米提高。稻田養鴨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還可以節省種植成本,提高經濟收入,生態型種養結合,綜合收益非常明顯。
2、稻田養鴨技術
①選擇株高、抗倒伏品種的水稻
為了適應鴨子的生長需要,保證水稻的種植質量,稻田養鴨在水稻的品種選擇上,要優選株高、抗倒伏、莖稈粗壯、葉片挺括的品種。鴨子在田間活動,能夠加速水稻基部枯葉的脫落,增強稻田的透光和通風,植株較高的品種,更適合與鴨子配合養殖。
②選擇合適的鴨種
稻田飼養的鴨子受到生長環境的限制,為避免傷害水稻植株,不能選擇體型過大的肉食型鴨種,瀾滄縣糯扎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對本地鴨種進行了篩選,選擇適應性強、抗病能力高,野食能力好的鴨種進行養殖,能夠很好的適應稻田中的生長環境。下田之前要為鴨子提前接種疫苗,防治疫病。鴨子的雌雄以4:1比例比較適宜。鴨雛在投放稻田之前要先在有水池的圍欄區域飼養10天左右,育雛過程中進行調教,讓鴨子適應環境和出入水田。
③對稻田進行適當的改造
稻田養鴨其實對稻田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需要為鴨子增加圍欄防止出逃,高度50cm左右,還要設置棲架供鴨子上岸休息,在田埂上搭建高出稻田20cm即可,上面設置頂棚,以便鴨子避雨棲息。搭建鴨舍,防止蛇、老鼠和黃鼠狼,對鴨子造成傷害。
④田間水稻種植管理
稻田管理沒有復雜的特殊要求,正常育苗后移栽。稻田蟲害是影響稻田產量的重要因素,鴨子在田間覓食,能夠有效減少稻田蟲害的發生。采用綠色農業種植辦法,盡量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米質量,符合綠色產品要求,一方面能夠保證鴨苗的生長安全,對生態環境也起到保護作用,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
⑤鴨子的田間飼養管理
在移栽水稻之前,提前按照每畝50只的數量準備雛鴨,避免鴨子密度過大對稻田造成破壞,鴨雛要先并放在圍欄中喂養10天,水稻移栽一周后再投放鴨子,每天夜間定量供給鴨子飼料,但要控制數量,讓鴨子處于半飽狀態,這樣鴨子在白天才會主動在田間覓食,捕捉害蟲,清除雜草,后期雜草不夠食用時再增加碎米、米糠、小麥、玉米加魚粉等飼料。選擇晴天上午9點左右趕鴨子下田,下午5點左右回鴨棚休息。要注意鴨子生長區域的環境衛生,定期對鴨棚、飼料盒、水盒等進行消毒,用25%的蘇爾和2%的生石灰水對飼料盒及鴨棚進行消毒作業。鴨舍四周要做好防護工作,防止黃鼠狼等其他野生動物傷害鴨子或傳染疾病。
⑥收鴨階段的鴨子和稻田管理
水稻抽穗灌漿后,為避免鴨子活動對水稻造成破壞,啄食稻穗,要將鴨子轉移到圍欄進行后續飼養,母鴨可以產出鴨蛋,待鴨子長到1.5~1.75kg后可出欄銷售。收鴨后,稻田有害昆蟲沒有了天敵,可能大量繁殖,此時要注意做好蟲害的防控工作,避免蟲害的發生,保證稻米質量。稻田養鴨出產的鴨子、鴨蛋等產品可以經過一定的加工做成成品,真空包裝的鴨子或者咸蛋等,包裝上市,增加經濟收益。
3、稻田養鴨技術的經濟和環境收益
稻田養鴨成就了稻米和鴨子的綠色種養,使得產品的經濟價值大大提升,稻米口感好、質量佳,稻田與養鴨相結合,稻米在生態鏈的作用下,實現增產增收,減少了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飼料等成本,每公頃稻田能夠額外收獲720~760kg的活鴨,而且生態養鴨技術產出的鴨子市場價格要比一般鴨子高出7-10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經濟收益。
除了綠色稻米、鴨子、鴨蛋這些直接的經濟收益之外,稻田養鴨還對環境有著眾多有益的影響。鴨子在稻田間的頻繁活動以及拱地覓食的習性,能夠保持稻田土壤的疏松,增加土壤的氧氣含量。稻鴨共育,每只鴨子可排入糞便3-5kg,鴨子的排泄物含有豐富的氮磷鉀,成為有機肥進入稻田,可以培肥土壤,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經過3-5年稻田間甚至可以不再需要施用化肥。鴨子直接食用害蟲和雜草,不僅為稻田去除病蟲害,也保證鴨子的生長攝入的食物純天然,減少了人工飼料的攝入,是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成功事例。
稻田養鴨不影響水田生物學性狀,可以適當延長水稻生育期,增加光和產物糖分等的積累,使稻米口感更好,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市場前景非常好,產業發展潛力很大。瀾滄縣糯扎渡鎮出產的綠色生態無公害稻米、生態稻田鴨及鴨蛋等相關產品,在當地市場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稻田養鴨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地方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還能實現改善生態環境,對當地的空氣、水資源、土壤環境等起到改善作用,促進環保農業發展,實現生態型種養結合的農業模式,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無污染的特點,相關技術前景廣闊,應該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及進一步的完善,為推動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665614 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糯扎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