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欽磊 常帥
羊捻轉血矛線蟲病是由捻轉血矛線蟲感染引起的一種胃腸道寄生蟲病。該種疾病會嚴重影響到羊群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羊生長發育不良,身體消瘦,危害嚴重時還會造成大量死亡,給養殖戶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近年來,羊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很多養殖戶不注重做好羊群的驅蟲管理工作,導致寄生蟲在體內大量繁殖,快速傳播,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危害。羊捻轉血矛線蟲病,又被稱為羊捻轉胃蟲病,他是由捻轉血矛線蟲寄生在羊等反芻動物真胃當中所引起的一種胃腸道寄生蟲病。該種疾病在我國羊養殖主產區廣泛流行發生。過去由于很多養殖戶對該種寄生蟲病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一旦羊群感染該種疾病后,常常會因為捻轉血矛線蟲吸附在羊的真胃黏膜表面,吸取羊體內的血液獲得營養影響到羊的正常生長,正常繁殖。捻轉血矛線蟲在羔羊和青年羊群體當中發病之后,會嚴重影響到羊群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影響到養濟效益。
1、發病經過
2017年7月13日,某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形成養殖規模,將本村落的其他兩個養殖場收購并進行合并養殖,合并養殖時共有山羊333只,成年羊200只,羔羊133只。羊群中有6只羊陸續出現了以身體消瘦、貧血、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患病情況,發病初期臨床癥狀較輕,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死亡現象,隨后病情加重,死亡率越來越高。在發病兩周之后,養殖場約有一半的羊出現了典型的臨床癥狀。筆者通過畜主座談了解到,該養殖場存在不合理合群養殖的現象,沒有制定有效的驅蟲制度和衛生防疫制度。
2、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患病羊表現出輕微的癥狀,但癥狀很快就會消失,沒有引起養殖戶的重視。隨后養殖場當中身體消瘦的患病羊數量越來越多,表現為被毛雜亂無光則,精神狀態變差,采食欲望時好時壞,最終停止采食,隨后出現腹瀉、脫水、消瘦的癥狀,患病羊肛門周圍附著有大量糞便。發病一段時間之后,患病羊身體素質逐漸變差,臥底不起,四肢無力,但各個關節不會出現疼痛感和發熱,所有患病羊體溫正常。發病進入中后期之后,患病羊的眼結膜可視粘膜高度黃染,嚴重貧血,成年羊和羔羊都出現了死亡病例,但以羔羊的死亡最為嚴重。
3、病理學變化
將病死羊解剖之后,病變位置主要集中在消化道,所有病死羊的瘤胃當中存在少量的飼草飼料。瘤胃、網胃、瓣胃黏膜正常,沒有出現充血出血現象,但周圍空虛,空無一物,胃黏膜存在充血出血情況,周皺胃內部細菌有大量淡紅色毛發狀的線蟲,蟲體長度在20mm左右。十二指腸黏膜高度充血出血,并在腸道當中存在少量的上述線蟲,其他腸粘膜正常,未出現充血出血現象,也沒有發現線蟲。腸系膜淋巴結正常,沒有出現腫大充血現象,肝臟、脾臟、腎臟等實質性器官顏色正常,質地正常,沒有出現多種病變。
4、實驗室診斷
采集患病羊的耳間靜脈血液制成血液涂片之后,干燥后之后選擇使用姬姆薩染色劑染色之后放置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沒有發現血液原蟲存在。采集患病羊新鮮排出來的糞便,進行糞便蟲卵檢查,可以發現蟲卵呈橢圓形,蟲卵殼較薄,外觀呈微黃色,內部含有10~32個排細胞。在對羊群進行驅蟲處理之前,隨即采集患病羊的新鮮糞便,用麥克馬斯改良技術法檢查蟲卵,結果發現采集的所有患病人的糞便中均存在大量蟲卵,蟲卵在3600枚以上。將真胃當中的線蟲瓢洗干凈之后放置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蟲體顏色呈現淡黃色或淡白色,頭部較尖,口囊較小,內部存在毛狀的小齒,雄蟲長度最長21mm,交合傘背葉不對稱,背肋成到Y字形,雌蟲長26~32mm,生殖器官成白色。由此確診為捻轉血矛線蟲。
5、治療
在治療之前,應該將養殖場出現患病癥狀的羊和沒有出現患病癥狀的羊單獨隔離養殖,選擇使用阿苯達唑,對患病羊進行驅蟲治療,使用盡量為15mg/kg體重,未出現臨床癥狀的羊群,使用鹽酸左旋咪唑進行治療,使用劑量為8mg/kg體重,上述藥物間隔7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2~3次。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羊還要采取預防繼發感染的原則進行對癥治療。肌肉注射氨芐西林,注射劑量為10mg/kg體重,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在羊群的飼料中添加多維維生素和多酶片,對于體重下降較為嚴重,身體較為瘦弱的患病羊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250mL和多維維生素,提高機體抵抗能力,預防激發感染。通過采用上述方法治療,三個周期之后患病羊癥狀消退,精神狀態好轉恢復到原有的產生水平,營養狀況得到改善,體重增加,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6、預防
羊捻轉血矛線蟲病在養養殖領域廣泛流行,危害十分嚴重。在做好羊群治療工作的同時,還應該制定綜合性的防治措施,預防該種疾病傳播蔓延。由于該種疾病感染初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病情較為緩和,不容易引起重視,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到了感染后期,羊的消化道已經廣泛是出血,出現貧血現象,身體瘦弱,造成嚴重死亡。為此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羊群的采食情況和飲水情況,定期清理圈舍當中的糞便,將糞便清理出來之后堆積發酵殺滅糞便當中的蟲卵。同時還應該保證飲用水清潔衛生,定期更換飲用水。每年春秋兩季應該做好體表和體內寄生蟲驅蟲處理,常用的藥物為阿苯達唑和左旋咪唑。在該種寄生蟲病流行高發期,還可以進行一次強化驅蟲工作,這對防范疾病傳播蔓延,提高羊群身體抵抗能力有很大幫助。
(作者單位:130062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