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耕新
豬大腸桿菌病主要是由大腸桿菌所以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而且具有急性發作的特征。據實際調查,豬引發大腸桿菌病前期主要有腸毒血以及腸炎等相關癥狀,一旦有豬感染這種菌病,則會迅速傳染給其他仔豬,嚴重的還會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影響養豬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豬大腸菌病的種類,筆者根據自身經驗闡述了相關的治療措施與意見。
1、豬大腸桿菌的主要種類與流行特點
仔豬在生長的過程中出現血清型差異,進而引發豬大腸桿菌,這種病癥主要可以分為仔豬白痢和仔豬黃痢以及豬水腫等相關種類。
(1)仔豬黃痢流行特點
通常日齡以及以下的仔豬最容易感染這種病癥,而且在一窩仔豬中,只要有一頭仔豬感染這種病癥,則會迅速傳染給其他仔豬,傳染的概率高達以上,若沒有及時合理的對其進行治療,甚至會全窩死亡,嚴重影響的養豬業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仔豬黃痢的流行特點并沒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而且無論是初產母豬還是經產母豬都會引發這種病癥,這種病癥在新建豬場感染概率較高,一旦出現一次流行,則會連綿不斷的感染這種病癥,嚴重影響豬場的順利發展,同時會大幅度降低豬場的收益。
臨床癥狀:仔豬感染黃痢會出現腹瀉的現象,而且糞便呈灰黃色,還會出現小氣泡的現象,同時會出現拉稀的情況。病豬主要表現為口渴、肛門周圍皮膚發紅,甚至會出現昏迷的現象,嚴重的導致仔豬死亡。
(2)仔豬白痢的流行特點
仔豬白痢主要表現為仔豬哺乳期出現腹瀉的現象,而且仔豬的糞便成乳白色稀糞。雖然這種病癥發病率較高,但是死亡的概率相對較低。一般日齡的仔豬容易感染這種病癥,尤其是兩周到三周日齡的仔豬比較多見,而仔豬日齡超過一個月就會少見這種病癥。仔豬白痢的死亡概率相對較低,而且先后感染這種病癥的仔豬輕重不同。與此同時,在冬季與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時,若沒有充分做好保溫措施,或者母豬的母乳出現缺乏時,會導致這種病癥日益嚴重。
臨床癥狀:仔豬白痢主要癥狀為腹瀉,而且感染這種病癥的仔豬大部分都會出現拉稀的情況。然而,仔豬患白痢病時食欲與體溫并沒有相對比較明顯的變化,同時病程的程度不一,一般為天左右。與此同時,感染這種病癥的豬若長時間沒有得到治療,不僅會有加重的現象,同時還會有自行康復的情況,但是自行康復的病豬再次染病的幾率較高。若發現整窩仔豬出現腹瀉與拉稀的現象,而且氣溫與食欲并沒有明顯變化,則可以斷定仔豬感染白痢病癥,平常并不需要進行細菌檢測,只需要在必要的情況檢測即可。
(3)豬水腫病流行特點
豬水腫病主要發生在斷乳過后的仔豬,通常斷奶后周左右的仔豬容易感染豬水腫病,尤其是生長發育較快的仔豬,極其容易引發這種病癥。雖然豬水腫病死亡的概率較高,但是發病率相對較低。豬水腫病一般在春秋兩個季節發病率較高,而且會根據地區產生流行癥狀,但感染的豬群相對較少。由于春秋氣候突變,同時天氣潮濕情況無法確定,或者飼料中缺乏相關維生素,導致豬體內缺乏某種物質,進而引起豬水腫病。
臨床癥狀:豬水腫病發病比較突然,而且病程相對較短,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則會導致病豬死亡。與此同時,感染豬水腫病的仔豬的體溫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主要會出現口吐白沫以及久臥不起等現象。
2、豬大腸桿菌病相關癥狀的防治措施
(1)仔豬黃痢的防治
為了能夠降低仔豬黃痢的發病幾率,相關養豬戶應該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減少其他豬群的引進。與此同時,若需要引進相關豬群,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每個豬進行檢測,進而保障豬群的健康。與此同時,應該對母豬分娩前后的環境進行消毒與處理,并且嚴格遵守相關接產標準,對母豬的乳房與乳頭涂抹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而提高仔豬的抵抗力。
藥物治療:雖然這種病病情較短,而且仔豬發病時多半來不及治療就會死亡,但是相關養豬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措施,一旦發現仔豬患病,則立即對仔豬喂藥,進而能夠降低損失。然而,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控制藥物的劑量,盡可能使用口服藥物,每天使用次,連續使用一周左右。除此之外,還應該觀察仔豬是否出現脫水的現象,一旦出現脫水的情況,應該使用適量的葡萄糖生理鹽水進行注射。
高免血清治療:為了能夠高效的治療仔豬黃痢的病癥,應該合理的應用將老母豬的血清喂養或注射給仔豬,進而能夠提高仔豬的免疫力,降低死亡的概率。這種治療方式通常在仔豬出生一周之內進行,對每個仔豬注射高免血清,發揮預防的作用。在針對發病初期的仔豬時,應該每天注射或口服,連續用天,發揮有效的治療效果。
(2)仔豬白痢的防治
由于仔豬白痢與仔豬黃痢的病癥比較相像,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參照仔豬黃痢的治療與預防措施,與此同時,應該定期的為母豬與仔豬注射抗貧血藥物,發揮預防的作用。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應該盡早選擇適當的藥物,避免病情嚴重而影響養豬業的經濟效益。
(3)豬水腫病的防治
由于這種病癥主要發生于仔豬斷奶后,因此,應該加強斷奶后的飼養工作,同時需要適當的更換飼料,還需要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等相關配料,提高仔豬的免疫能力。
藥物治療:為了能夠高效的將豬水腫病防治,則需要在仔豬斷奶一周后,在飼料中添加抗菌類型的藥物,進而能夠提高仔豬的抵抗能力。針對治療無效的現象,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豬進行細菌檢測,從而能夠開展針對性治療,通常應用亞硝酸鈉與維生素E進行治療,對豬水腫病的治療能夠發揮一定的效果。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養豬業的穩定發展,不僅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應對豬大腸桿菌病,同時要做好仔豬生長區域的清理工作,定期的開展消毒,確保仔豬能夠正常生長,降低病菌感染的概率。
(作者單位:314102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