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在秸稈大量廢棄以及木材日益緊缺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食用菌培養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經過長期的實驗和研究發現,使用木屑作為培養食用菌的原材料,開發和研究的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秸稈食用菌栽培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變廢為寶、文章主要是就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的意義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分析,希望可以為我國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建議。
一、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有助于實現循環經濟
在糧食作物中能夠真正供人們食用的果實僅僅占到了20%左右,而其余80%的秸稈都是無法食用的,如果利用這80%的秸稈栽培食用菌的話,則可以將以往無法有效利用的廢物轉化成為含有豐富營養的食品。比如,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因為氣候比較溫和。不但成為了當前最重要的食用菌栽培地區,同時也為滿足了食用菌栽培的原材料需求。按照秸稈栽培食用菌的要求和特點,通過對傳統食用菌栽培技術的創新,充分利用廢棄秸稈栽培食用菌,不僅避免了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同時也為農作物綜合利用與開發指出了新的方向。此外,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迅速提高的同時,對食用菌經濟價值提出的要求也隨時提高。因此,加強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方法研究工作的力度,不但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二、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通過實驗優化品種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著大量有待于進一步利用的秸稈資源,怎樣才能將這些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是當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1)加大適合當地栽培食用菌品種培育的力度,研究人員在開展秸稈栽培食用菌技術研究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引進兩種對比試驗的方式,選擇符合地區食用菌栽培的品種。(2)加大國內外先進食用菌栽培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力度,根據食用菌栽培的要求,選擇高產、優質的食用菌栽培方法,推動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3)加大食用菌栽培方法分析與研究工作的力度。不同的食用菌品種對營養資源的需求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研究人員應該通過科學對比、示范試驗的方式,篩選出最佳的食用菌栽培配方,為我國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可以有效推廣周年栽培食用菌技術
1、利用簡易菇房和大棚周年栽培推廣
簡易菇房與大棚食用菌栽培模式的推廣和應用,為我國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由于菇房、大棚內與室外相比較而言,具有的晝夜溫差變化小、溫度平穩、空氣濕度較高以及便于控制與消毒等各方面的特點,為食用菌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所以,食用菌栽培人員在栽培食用菌的過程中,應該以當地氣候環境和生產條件為基礎,選擇不同溫度類型的食用菌品種,按照周期長度結合、溫型高低搭配的原則發展我國的食用菌栽培產業,才能滿足人們一年四季對食用菌的需求。
2、企業加農戶生產模式引領
企業加農戶生產模式在我國農作物秸稈食用菌栽培產業迅速發展的推動下,也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正是因為這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了基地加農戶的生產形勢,通過建立食用菌栽培產業基地的方式,由企業全面負責農作物秸稈的加工、配料以及培養基的上層、裝袋、滅菌和接種工作,然后再按照與農戶簽訂的訂單,發放給廣大種植戶,由種植戶負責發菌與出菇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后再由企業負債食用菌產品的回收、加工、貯藏以及銷售。這種現代化規模化的食用菌生產模式,不但將企業設備和專業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而且促進了食用菌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提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與農戶雙贏。
四、秸稈栽培食用菌菌渣的綜合利用
1、菌渣生物飼料的利用
常用的食用菌栽培基質主要有玉米芯、桑枝、棉籽殼等,這些食用菌栽培基質因為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元素被廣泛的應用于食用菌栽培中。另外,由于食用菌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礦物質,經過生物發酵后,產生的粗蛋白與粗脂肪含量與傳統基質相比高出了兩倍以上。因此,食用菌種栽培人員可以將食用菌栽培完成后產生的廢渣用于飼料、餌料以及其他添加劑的生產。
2、菌渣再利用
食用菌栽培人員應該采取堆漚處理的方式,及時的處理食用菌栽培過程中產生的菌渣,借助自然界中的無害微生物熟化方式,使其成為營養豐富且可以再次利用的優質基料。這就要求,食用菌栽培人員在利用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廢料栽培其他品種的食用菌時,應該充分利用前期栽培過程中菌絲分泌出的各種酶熟化現有基質,以達到為食用菌快速生長提供充足營養的目的。
3、菌渣生產綠色肥料
食用菌栽培人員采取的在食用菌菌渣中添加無害化添加劑的方式,生產出的能夠有效改善土壤有機特點的綠色無污染有機肥料,促進了農作物種植產量和質量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農作物秸稈栽培食用菌模式的全面推廣,不但實現了變廢為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目的,同時也為我國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單位:276133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黃山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