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加艷 唐媛媛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隨著多年來追求產量的增加,盲目地投入化肥,特別是氮肥的施用量,近年來病害有加重發生的趨勢,因此本論文就水稻惡苗病、紋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進行略述,目的在于提高水稻的防病治病水平,把病害控制在萌芽狀態,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一、惡苗病
1、為害癥狀
惡苗病又稱“細高挑”,從水稻苗期到抽穗都能發病,是一種種傳病害,發病嚴重的不能出苗,發病較輕的出苗后生長細弱,較健康植株高且顏色偏淡,常在移栽前死亡,有部分病株栽到大田后發病,均不能正常的抽穗開花結實。發病植株下部葉片發黃,上部葉片張開角度大,地上部常長出許多倒生的不定根,稻粒感病,谷粒變細,千粒重降低,并在穎殼上長出淡紅色霉層。
2、防治措施
(1)選用無病留種地塊,控制和減少種子帶菌
一是加強惡苗病危害的宣傳普及,能有效區分和辨別惡苗病病株和健康植株,發病田塊無論發病輕重,均不能留種,把選用無病留種田的工作落到實處。二是選用惡苗病的抗病品種,不能隨意聽信商家的虛假宣傳,要仔細閱讀子種的品種介紹,看是否有抗惡苗病方面的相關說明。
(2)選好浸種藥劑,保證浸種效果
一是選擇對路藥劑,目前市場上反映較好的藥劑仍然是咪鮮胺,為了兼防水稻干尖線蟲病,可以選用咪鮮胺和殺螟丹的合配劑。二是掌握適宜濃度,根據子種數量計算出浸種用水量,一般以水漫過子種即可,按照25%咪鮮胺、殺螟丹乳油2000倍液進行配制。三是明確浸種時間,根據溫度情況來確定浸種時間,溫度低浸種時間要長一些,溫度高時則浸種時間要短一些,此地氣溫浸種時間一般在兩天兩夜到兩天三夜,撈出晾干后即可播種。
(3)加強栽培管理,控制和減輕病害發生
秧田期要加強水分管理,在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過濕會引起種子腐爛病變甚至不出苗,過干影響種子吸水,不利培育壯苗,易生病。旱育秧在兩葉期前做到盤土不干不澆水,兩葉期后做到不卷葉不澆水。大田期要做到精細整地,施足有機肥,氮、磷、鉀配合施用,不能偏施氮肥,要加強水分管理,做到、適期烤田,適度曬田。
二、紋枯病
1、為害癥狀
水稻紋枯病又稱爛腳瘟、花足桿,主要為害莖桿、葉片,嚴重時為害稻穗,一般在分蘗末期以后開始發病,初期癥狀表現為近水面的莖桿和下部葉片上產生水漬狀橢圓形斑點,然后形成病斑,多個病斑逐漸融合成云紋狀,這也是紋枯病的典型癥狀。水稻紋枯病使輸導組織遭受破壞,肥、水運輸不暢,輕則形成白穗和秕谷,重則不能抽穗。
2、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一是選擇抗病品種,選擇株型緊湊,對紋枯病有一定抗性的水稻品種。二是及時打撈病害菌核,控制和減輕病害的發生,將病害菌核在種植前就進行打撈,并帶離田間進行燒毀。三是加強栽培管理,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合理肥料運籌,做到施足基肥,重施農家肥等有機肥料,氮、磷、鉀配合施用,要適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做到擴行縮株,合理密植,通風透光;加強水分管理,做到淺水移栽,濕潤立苗、薄水分蘗,夠苗及時烤田,適度曬田,中后期除了孕穗期需淺水勤灌外,以后采取間歇灌溉,做到淺水與露田相結合。
(2)化學防治
水稻分蘗末期營養生長已基本完成,下部莖桿和葉片通風透光不暢,是防治紋枯病的關鍵時期,可選用5%井岡霉素水劑250ml/畝或5%已唑醇80ml/畝或43%戊唑醇20ml/畝,或30%噻呋酰胺30ml/畝,兌水30-45公斤噴霧,要做到速效藥劑與長效藥劑相結合,不同藥劑交替使用,可于早晨或傍晚有露水時大霧滴給藥,用水量要足,用藥時田間要有淺水層并保持3-5天效果更好。
三、稻瘟病
1、為害癥狀
水稻稻瘟病又稱掐頸瘟、火燒瘟,根據發病時間和發病部位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枝梗瘟和谷粒瘟。苗瘟常在3葉前發病,由種子帶菌引起,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最后蜷縮而死;葉瘟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以分蘗到撥節發病較重;節瘟常在抽穗后發生,稻節部變褐,然后失水斷裂,最后形成白穗和秕谷;穗頸瘟、枝梗瘟、谷粒瘟都在抽穗后發病,穗頸瘟頸部變褐,上部失水,形成白穗;枝梗瘟整枝枯白;谷粒瘟谷粒變黑。
2、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品種抗性弱是造成稻瘟病發病嚴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生產上選用對稻瘟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種,從而在源頭上控制和減輕病害的發生。
(2)做好種子浸種工作
生產上可選用咪鮮胺類藥劑對種子進行浸種可同時預防惡苗病,在室溫下浸種3-4天,每天攪拌1-2次,增強防病效果,浸種撈出晾干后即可播種。
(3)加強田間管理
做到合理肥料運籌,要施足基肥,重施有機肥,氮、磷、鉀配合施用,合理施用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有機肥,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鉀肥基肥和穗肥各一半,氮肥基蘗肥和穗肥的比例,秸稈全量還田的田塊為7:3,氮肥基蘗肥的比例控制在3:7左右為宜,加強水分管理,要做到適期烤田,適度曬田,中后期除了足水孕穗外,都采取間歇灌溉直到黃熟斷水。
(4)化學防治
苗瘟和葉瘟在發病初期應立即封鎖發病中心,并全田用藥防護,施藥重點應放在為害較重的穗頸瘟上,穗頸瘟的防治要突出一個“防”字,一旦發病,基本上可以說是無藥可治。根據天氣和品種抗性情況于孕穗末期、始穗期、齊穗期進行用藥預防,藥劑可選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75-100g/畝或40%稻瘟靈乳油80-100ml/畝,兌水噴霧,噴藥時要注意避開水稻揚花期,于上午露水干后到10點之前或下午3點之后進行。
(作者單位:222233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同興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