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成
在秋季種植大棚番茄時,科學防治病蟲害能夠有效提升番茄種植效益,有效提升農戶經濟收入,使其更好地滿足現代經濟建設需求,本文分別探究如何防治蟲害和病害,希望能夠為其相關人員具體工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
在番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效果對其種植產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確保能夠更為科學的防治病蟲害,為了對其具有更為明確的認知,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常見病害防治技術
1、晚疫病
在番茄栽培過程中,晚疫病是其最為常見的病害,同時,其危害也最為嚴重,會對番茄植株的果實和葉片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對番茄產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如果番茄植株被晚疫病感染,則其葉片會出現腐爛和枯萎等癥狀,然后逐步蔓延至果實,當大棚內濕度超過90%時,還會出現白色霉菌,通常情況下,導致產生晚疫病的主要原因是棚內排水不暢,透氣性差,種植密度過大等。在對其進行防治時,首先需要人工作業對大棚內患病番茄進行全面收集,同時,對其病殘體進行集中處理。其次,還需要嚴格管控棚內環境,最后需要噴灑殺蟲劑,避免病害擴散,可以選擇使用撲海因,普劑克水劑等藥劑。
2、青枯病
作為細菌性病害,青枯病通常會對番茄植株的莖和葉片造成危害,通常于番茄成熟中后期階段發病。在發病早期,番茄葉片會出現枯萎下垂,同時其色澤也黯淡無光,容易脫落,而在后期會逐步蔓延至植株莖稈,導致莖稈上有大量褐色斑點產生,如果將其表皮切開,還會流出白色粘液。種植人員在具體預防青枯病時,需要在前期科學選擇具有較強抗病性,耐弱光的良種,與此同時,還需要科學改善棚內水費管理,尤其需要對棚內通風和排水工作加強重視。如果發現番茄植株患病需要立即進行清理工作,將其拔除燒毀,同時還需要對患病植株周邊土壤和其他植株進行相關藥劑的科學噴灑,一般選擇使用農用鏈霉素和銅制劑。
3、灰霉病
作為一種傳染性病害,灰霉病會對番茄植株果實與花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如果情況嚴重,還會使植株莖稈和葉片被傳染?;疾〔课煌ǔ1憩F為黃褐色腐爛狀,對番茄產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脅,需要進行重點預防。在此過程中,番茄自身抵抗力不足是引發該類病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在前期進行番茄種子選擇時,需要盡量選擇具有較強抗病性和耐弱光的良種,同時,還需要科學改進大棚內部管理,將患病番茄植株及時拔除,如果發現會霉病,必須立即進行科學有效的藥物治療,避免傳染其他植株,可以選擇使用甲基托布津,速克靈,瑞毒霉等藥物噴灑患病處,對灰霉病蔓延進行有效控制。
二、常見蟲害防治技術
1、棉鈴蟲
棉鈴蟲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會對番茄造成一定的危害。通常情況下,棉鈴蟲幼蟲會在番茄葉片背面附著,嚙噬番茄的果實,花和葉,當花蕾受到蟲害之后呈現枯黃色,同時容易脫落。當果實受害之后會出現腐蝕,造成嚴重減產。在具體進行防治作業時,主要存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三種方法,其中,化學防治就是利用相關化學藥劑,例如,可沙特1000倍溶液和BT乳劑3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物理防治具體是確保番茄具有抗蟲基因,并在后期進行科學有效的棚內管理,而生物防治是引進赤眼蜂,同時,還可以利用高壓泵燈對年齡重進行燈光誘殺。
2、白粉虱
白粉虱也可以稱之為小白蛾子,分布于我國各地。其生存溫度接近番茄栽培溫度,同時具有較快的繁殖速度,會對番茄生長造成很大程度的危害。如果番茄感染到白粉虱之后,葉片會出現卷曲,發黃,枯萎等。與此同時,白粉虱還會進行病毒性病害的廣泛散播。在具體進行防治作業時,一般選擇使用艾美樂和濃度為15%的康復多等1000倍溶液進行噴霧防治。在進行生物防治時,可以在大棚內引進草嶺或麗雅小蜂。在進行物理防治時,可以進行光照的適量增加,對白粉虱成蟲進行驅趕同時,還可以使溫室大棚定期進行通風作業,在夜間對棚內溫度進行適當降低。
3、煙粉虱
煙粉虱是我國近年來出現的新型蟲害,對辣椒,黃瓜,番茄等蔬菜造成一定的危害,雖然煙粉虱體長較小,但是卻會對番茄造成很大的危害。煙粉虱能夠對番茄汁液直接吸取,導致番茄植株衰弱,如果密度較高,則會使葉片呈現黑色,對其光合作用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需要進行科學防治。在發病早期,需要利用艾美樂,濃度為20%的撲虱靈,濃度為15%的康福多等1000溶液對其進行噴灑防治。同時,還可以引進麗蚜小蜂實現生物防治。
總之,在秋季種植大棚番茄時,病蟲害會對其產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晚疫病,青枯病和灰霉病是其最為普遍的病害,而棉鈴蟲,白粉虱,煙粉虱是其最為常見的蟲害,必須對其進行科學防治,合理應用防治技術,以此為基礎,能夠對其番茄種植產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實現番茄種植效益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150411黑龍江省賓縣大泉子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