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本文通過對浙江臨安竹筍深加工現狀的描述,分析當前竹筍深加工的發展現狀,闡述竹筍深加工在原材料收購、廢棄物處理以及市場的開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臨安區竹筍產業附加值的對策。
竹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是杭州市臨安區農業第一大支出產業。目前臨安區有97萬畝面積的竹林,年均產值達30億元。以雷竹筍為主的竹筍產業,在2017年總產量達21.34萬噸,產值達10.23億元。竹筍的生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自然生長主要在春季。在清明后,竹筍大量出土,出現階段性過剩。由于新鮮的竹筍在短時間內容易壞,因此竹筍產業深加工是解決竹筍階段性過剩的必然要求根本途徑。本文分析了臨安區竹筍深加工的發展現狀,發現當前竹筍深加工存在的問題,對竹筍加工業進一步發展給予了建設性的對策,從而達到提高臨安區竹筍產業附加值,實現竹筍效益最大化。
1、竹筍深加工現狀分析
(1)竹筍原料資源豐富
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的臨安區地處浙西北部,全區林業用地3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6.66%,林業資源非常豐富。竹筍種植面積近100萬畝,有幾十種竹子品種,常見的有雷竹、洋毛竹、毛竹等,每種竹筍都有不一樣的深加工方法。竹筍加工企業能夠安徽、江西等地收購竹筍原料。
(2)竹筍加工企業數量減少
臨安區竹筍加工經過40多年的發展,產品種類不斷增加,有水煮筍、手剝筍、油燜筍、多味筍干和特色筍干等。但是竹筍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在竹筍加工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廢水排放。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政府對環保問題的加強監管,原先的小作坊加工逐漸被淘汰。雖然加工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是加工的規模擴大,產品進行轉型升級,采用更低鹽量更健康更綠色的方法加工竹筍。
2、竹筍深加工存在的問題
(1)原材料收購成本上漲
粗加工企業生產水煮筍和脫水筍干為主,其原料為新鮮的竹筍,主要在臨安以及周邊地區采購。由于加工企業對新鮮竹筍的需求量大,不會直接去農戶家里收購竹筍,而是由竹筍收購商供應新鮮竹筍。有的竹筍經過多次倒賣,則原料成本自然就上漲。精加工企業主要生產多味筍干等即食產品為主,其原料為水煮筍罐頭,屬于二次加工企業,原料成本自然就要高。此外,加工企業間相互抬價搶購原料也是導致原料上漲的重要因素。隨著企業生產能力的提高,臨安本地的竹筍原料已經不滿足生產所需,各加工企業開始抬價搶購原料,導致多方受損。
(2)廢棄物處理成本高
竹筍加工行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有大量的廢棄物。竹筍再加工過程中,經過剝殼、篩選等環節,產生大量的筍頭、筍殼、筍篰頭等固體廢棄物。據調查顯示,竹筍粗加工企業將新鮮竹筍加工后,會產生50%-60%的廢棄物,僅有的40%—50%的筍肉進行加工,對于脫水筍干的制作,每1kg筍干就需要有9kg帶殼筍的原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政府對環保問題的重視,加工企業將這些固體廢棄物通過運輸無償送到養殖場做飼料。除了固體廢棄物外,廢水處理的成本要更高。精加工企業加工水煮筍后,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水直接排入河流中會產生水體富營養化,從而導致污染河流水源。
(3)竹筍產業鏈短
竹筍全身都是寶,從筍尖到筍根都可以被開發利用,但是目前臨安區竹筍加工企業主要還是比較低層次的加工。從收購新鮮竹筍然后經過脫水成筍干進行包裝上市,整個產業鏈非常短。精加工企業則直接進半成品水煮筍,通過改刀切割、消毒、包裝流入市場,整個過程科技含量低,產品單一,竹筍產業鏈容易出現斷裂。竹筍產業主要在一、二產業為主,以竹筍產業發展的第三產業少之又少,因此,竹筍產業的附加值始終提不上來,在人力成本的不斷增加和環保政策的干預下,不少小作坊陸續關停。
(4)市場開拓不夠廣
竹筍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臨安區大力推廣“天目筍干”區域品牌,提高臨安竹筍的知名度。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竹筍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目前臨安竹筍主要在江浙滬一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更遠些的地方其知名度不高。而且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北方人吃不習慣竹筍。借助電子商務平臺,臨安竹筍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但是仍然集中在江浙滬一帶,竹筍出口嚴重依賴日本市場,歐美市場銷售量少。
3、發展竹筍深加工業的對策
(1)建立“企業+農戶”模式
竹筍加工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與農民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建立“企業+農戶”模式,通過保底收購、股份分紅等方式讓農戶更多分享加工銷售收益,而且企業生產加工的竹筍原料能夠特到長期供應。
(2)加快竹筍加工新技術開發
臨安區目前開發的竹筍產品種類比較單一,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產品單一的背后是竹筍生產加工技術的落后,現有的竹筍加工技術無法滿足竹筍加工業更快速的發展,需要當地政府加大對竹筍加工業的技術資金支持。利用所在地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以及農林科研院所的優勢,積極研發竹筍加工新技術,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生產力。
(3)延長竹筍產業鏈
大力開發竹筍產業,充分利各個部位竹筍,比如,筍篰頭的糖、蛋白質及游離氨基酸與鐵、鋅等礦質營養元素含量豐富,可進行綜合利用,提升附加值。筍篰頭可以加工成竹筍飲料,既能夠廢物利用,還可以提高竹筍產業附加值。另外,加強竹筍產業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竹筍相關旅游業。
(4)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結合“天目筍干”“天目竹筍”兩個地域品牌,進行大力推廣。首先,政府應鼓勵竹筍加工龍頭企業注冊自己的企業品牌,申請辦理綠色食品認證,以品質來立足廣大市場。其次,政府要給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國內、國際貿易推廣平臺,比如以展銷博覽會等形式宣傳臨安竹筍,提高竹筍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通過利用新媒體手段,制作臨安竹筍宣傳片,讓更多的人知曉臨安竹筍。最后,企業要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線下兩條銷售渠道,建立農產品物流中心,確保配送渠道暢通,為客戶提供更方便、快速的購買服務。
(作者單位:311300浙江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