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福
【內容摘要】在時代不斷發展,各方面改革的要求不斷深化,新課改也在不斷改進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對數學抽象方面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一些提高學生數學抽象能力的教學方法,為之后的數學抽象教學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 ?數學抽象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需要學會使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內在的素養,它由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數學能力與觀念等組成。在新修訂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六大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不難看出,數學抽象在眾多數學核心素養之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一、培養數學抽象的意義
數學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屬性,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思維過程①。數學抽象的主要內容是:在數量與數量的關系、圖形與圖形的關系中抽象出數學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從事物的具體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規律,并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數學抽象貫穿于數學的整個產生、發展、應用過程。它是培養數學思維、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反映了數學的本質特征。
數學抽象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獲得和理解數學概念和規律,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命題和模型。通過這種方式,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方法與思想;在這一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結構,并且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如何提高數學抽象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命題、方法和體系,這是擺在高中數學教師面前最重要的一個難題。學生也可以在這種能力的幫助下進一步去認識、理解、把握數學本質。學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在學習中的遷移能力就越強,因此,對新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容易了。只有這樣,他們的邏輯思維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二、從實例出發,培養多種能力
概念作為思維的一種基本單位,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其形成過程就是一個對概念進行數學抽象和概括的過程。正確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形成抽象思維能力的基礎。數學概念在培養學生抽象和概括能力方面是一種極好的材料。數學概念的來源主要集中在生活上。因此,老師在對數學概念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十分重視聯系實際的作用,讓數學概念有充分的現實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典型的、恰當的實例,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對這些實例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實例引發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學生在實際過程當中揭示概念的內涵及概念間的相互關系。這一連串的行為,能夠促使學生發現和概括出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或規律,抓住它們的實質和共同特征。并且,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來歸納總結,提煉和完善概念。對于一個數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從多方面的角度來進行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在先認識其具體形式后,又從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逐漸過渡到對其本質的認識。最終,達到運用新概念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效果。無論過程如何,這都是為了達到鞏固和應用的目的。以線面垂直的定義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旗桿與地面有何聯系,直觀感受什么是線面垂直。之后再讓學生討論并找到線面垂直的定義。
三、加強類比聯想能力的培養
通過類比和聯想這一方式,師生共同尋找不同概念之間的相似性和共同點。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依舊是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類比聯想還能點燃學生思維火花,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帶來的效果就是促進數學知識的遷移,達到活躍學生思維的目的,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認知力和抽象能力。例如,在對弧度制下扇形面積公式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扇形和三角形有非常相似的點,因此啟發學生把扇形變相視作曲邊三角形。因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S=下底×高×1/2,這里扇形的弧長l相當于三角形的底,扇形的半徑r相當于三角形的高,所以,把扇形面積公式與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行類比,最終得到扇形的面積公式。這樣的實例運用,學生既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記住公式。
四、鼓勵大膽猜想,促進抽象思維發展
在數學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中,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理論證明的過程中。理論證明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猜想是推理和論證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一種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教師應該將猜想作為數學課堂上正常化的學習活動。通過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作出必要的猜測。這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一種很好的途徑。當產生數學問題時,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它并猜測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或結果。
小結
數字抽象能力的培養不能獨立于其他數學能力和素養。數學抽象概括能力與其它數學能力和讀寫能力密切相關。它與記憶、觀察、理解、聯想、邏輯思維等能力相互作用。當學生思維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以后,數學抽象自然會提高一個等級。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數學知識、題型和解題套路,而忽視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也許這在短期內比較有效,但卻極其不利于學生們的長期發展。因此,教學要注重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注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數學(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甘肅省瓜州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