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博
玉米一種用途廣泛的經濟作物,在我國的種植范圍較廣,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隨著國家的發展,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加大,必須保障玉米產業較高的產能。為了更準確的制定玉米產業未來的發展計劃,必須對當前玉米產業現狀進行準確分析,在結合生物育種的發展趨勢,找出提高我國玉米產業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下面就來詳細闡述一下目前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各類玉米育種技術及相應的技術優勢。
1、 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現狀
(1)我國農業資源不足
近年來,在農業生產中,許多種植者為了追求短期內產量的提升,過量使用化肥,水肥管理未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這也造成了對農用地土壤的損傷。化肥的過量使用,嚴重損害的土壤的原始機能,土壤內的腐殖質含量大大降低,土壤出現干裂、板結、酸化、堿化都給農用地帶來了長期性的損傷。因此,我國農業的土地資源存在嚴重的匱乏問題。另外,我國的水資源也存在著嚴重的短缺,國內南北方水資源分配不均,限制了許多缺水地區的農業發展,降雨量過大的地區,洪澇災害也損害著農業產量。
(2)傳統種植模式限制新技術的推廣
許多地區的玉米種植戶都在憑借自己長期總結種植經驗進行玉米種植,在玉米種植中,整地、播種、水肥管理、田間管理等工作環節都缺乏科學依據,種植模式過于粗獷,這都限制了玉米種植的最終產量。另外,傳統的種植模式也會限制新技術的推廣,許多種植戶不敢輕易改變所種植的玉米品種、種植技術,這都嚴重阻礙著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玉米產量得不到顯著提升。因此,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要做好對種植戶的技術培訓,讓種植戶轉變傳統的種植理念,對新品種、新技術有更深刻、清晰的認知,這樣才能促進玉米產業的發展。
(3)玉米產業機械化進程推進速度緩慢
在我國農村,人均分配的耕種用地面積較小,這不利于推廣農用機來實現機械化農業生產。同時,我國玉米生產的機械化作業起步較晚,許多農用機械的應用水平較低。農村人均耕種用地面積較小,如果強行機械化實現耕種,會明顯提升生產成本;另外,由于許多耕種用地長時間沒有進行土壤的深耕,化肥的用量過大的都讓土壤耕層變得稀薄,嚴重縮小了耕地滿級,耕種用地變得零散,更進一步的影響了機械化生產的普及應用。
2、 我國玉米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趨勢
(1)玉米育種的主要目標
在玉米生物育種技術的研發工作中,各種技術都是以提高玉米成熟速度、可密集種植性以及提高玉米抗病害能力為主要目標。為了降低玉米種植的生產成本,降低玉米種植難度,減輕玉米種植的工作量,有效提高玉米種植的效率,玉米生育育種技術都在對這些方面做出改進,同時,更加注重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推廣。想要實現機械收割玉米,就必須具備相關配套設備的引入,例如選擇種植模式適合機收作業的玉米品種,具備高效烘干能力的存儲設施,適合更多地形的收獲機械等。沒有做前期準備工作,就盲目的開展全程機械化生產,只能增加生產成本,無法保證生產質量。
在玉米品種的選擇階段,必須選擇抗倒伏能力更強的品種,在種植過程中,玉米的倒伏發生率不得>5%。與此同時,玉米成熟后,其籽粒內的水分不應過高,水分過高不利于玉米收割,所以在玉米的收獲期,玉米籽粒水分含量應該低于25%。選擇玉米品種時,還需要考慮玉米品種的發芽率與抗病能力,在多種玉米品種中,優選發芽率、抗病能力等指標更高的品種,可以更好的滿足全程機械化生產對種子的要求標準。近年來,在對玉米種植區域除草工作中,還存在除草劑使用不規范的問題,除草劑的不規范使用,會影響到玉米生產質量,為此,在未來玉米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進程中,還需要規范除草劑的使用,并且提高玉米品種對除草劑的耐受性。
(2)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加強對土壤原始機能的恢復
隨著農藥、化肥使用量過大損害土壤環境問題被得到了關注,國家農業管理部門也提出了未來農業發展的重大決策,提出了一控兩減的發展目標。在未來的玉米種植工作中,勢必要加強對資源利用率的提升,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將農藥、化肥的使用作為重點管控對象。為此,玉米生育育種技術也會向這方面加以改進,提升玉米品種的抗病蟲害能力,提高玉米品種對土壤養分的利用效率,有助于降低對土壤環境、生態環境的破壞,這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以我國農業研究部門培育出的京科968號玉米品種為例,該玉米品種就符合上述的要求,該品種具有抗病蟲害能力較高的特點,能夠有效抵抗玉米穗粒腐病、玉米大斑病及黑穗病等病害,也具備更強的抗蟲害能力,能夠減輕玉米螟、蚜蟲等蟲害對玉米生長的影響。另外,京科968號玉米品種還具備較輕的土壤環境適應能力,抗旱效果較佳,對氮肥的吸收效果也明顯優于其他品種。
(3)產量的提升仍為重要目標
隨著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對玉米原材料的用量也大大增加,為了滿足農產品市場及工業原料市場對玉米的需求,提高玉米產量仍然是玉米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目標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玉米深加工方面,技術逐漸成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工業中對玉米的用量逐年提升,每年用量漲幅可以以千萬t的單位計算,并且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對玉米的用量將達到一億6000萬t。隨著玉米深加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將玉米作為乙醇汽油生產的主要原材料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未來對玉米產量要求,仍然有上升的趨勢。
綜上所述,作為農業生產大國的中國,許多農業產品都是重要的出口產品以及消費品,為了保證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玉米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農產品,必須對目前的發展趨勢有正確的認識,在玉米生物育種技術的研發之中,關注相關方面的提升,這樣才能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玉米產量,提高對有限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推動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010010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