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所謂“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農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更是作為國民經濟穩定成長壯大的保障。農業的綠色發展是實現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如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必須把農業綠色發展的理念作為當下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式,也是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通過農業綠色發展理論作為本文主要的參考依據,深入研究當前重慶市三峽庫區農業綠色發展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并提出適當的對策。
農業的綠色發展是為了促進新的多功能農業的發展,同時考慮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發展。綠色農業是農業發展的關鍵,目的在于構建自然資源的總體運用和良性有機物的生態系統循環,提升農業生產的綜合運用水平和實用價值。綠色農業不以傳統農業的作為發展基礎,也不是對各種農業的否定,包括生態系統農業,有機農業和自然農業等。農業的綠色發展是為了促進新的多功能農業的發展,同時考慮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發展。因此,農業綠色發展的理念得到了完善,農業綠色的發展全面性秉持新的發展觀念,保證國內糧食安全,自然資源安全,生態環境的安全,確保和傳播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
現今,重慶市農產品加工行業的質量安全問題比較嚴重,經濟作物的再加工技術含量偏低,農產品品牌認知度不高,農產品出口品種比較簡單。一方面,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積極創新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走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在產品方面,應當走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拓展綠色有機食品市場。此外,農產品需要經過差異化和多樣化發展道路,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隨著重慶市三峽庫區農業產業的進一步壯大,今后幾年重慶市綠色農業的推廣將維持較快增速。
1、農業綠色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欠缺
重慶市的農業綠色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第一,促進農業生態友好型的科學技術欠缺,例如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如何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如何利用和控制動物和家禽廢物等,雖然使用畜禽糞便資源再利用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總體發展速度仍然較落后,綠色生態技術的綜合示范推廣還不夠。第二,缺乏先進的農業設施和設備。目前為止,當地農民仍然以傳統的種植或養殖方式為主,機械化使用程度較低,加上重慶市多以山地為主,這也阻礙了大型農用機械的推廣。第三,重慶市農業綠色發展的人力資源缺乏,包括政府管理人員和綠色服務人員。農業綠色發展是一個新興產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非常高。在政府管理中,綠色工作實踐與專業管理知識人才密不可分。根據調查結果,86%的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設置與當前農業綠色發展指導工作的情況不相符,主要因素是專業人才缺乏和專業知識不足。農業綠色發展需要了解綠色生產技術以及了解企業管理和綠色產品營銷能力的專業人才。但是,重慶市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還屬于早期階段,還不足以吸引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2)農業綠色標準規范化欠缺
首先,重慶市缺乏農業綠色生產標準或操作規范。例如,農業綠色防治技術通常使用黃板和昆蟲燈,但用于不同作物的黃板和殺蟲燈的使用數量,使用頻率等標準或操作規范均欠缺。這種現象導致農業綠色生產存在明顯的個體和地區差異,影響農業綠色發展。其次,重慶市缺少與之相對應的標準化體系。由于不穩定的農業廢料基質成份,不能直接用于農業生產再投入,因此必須通過再加工才能用于農業生產。但是,目前農業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產品的性能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或地區標準,因此當地農村面對這些農業廢棄物難以形成可回收資源。
(3)沒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農業綠色發展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消費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所起的效果。首先,政府部門在融資結構上的比重較大,許多農業綠色發展實踐主要是購買使用政府的其他實體的服務,但從投入結構的角度來看,它們仍然主要依靠政府,其他主體投資意愿不高。其次,市場參與者在運營模式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農業綠色發展的主要運作模式是“政府支持,企業投資,農民參與,市場管理”,核心是依靠企業積極推進市場化經營。
2、農業綠色發展相關建議
針對三峽庫區農業綠色發展的現狀和實際情況,對農業綠色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1)建立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體制
優化農業產業體制的發展,合理規劃從農業生產資源、農業生產過程到農業廢棄物資源再利用,達到實現種養平衡、資源循環利用和產業有機整合。鼓勵建立農村合作組織,扶植本地龍頭企業帶動當地農業發展的模式,促進三峽庫區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農業綠色發展經營管理體系
培育新的農業機構和發展中型的新型農業企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力軍,也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支柱。鼓勵農民利用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率,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強化經營規模及服務規模。大力推進建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和各種農業服務組織,培育新的多元化農業實體,完善農業發展的利潤分享機制,讓更多的普通農民獲得更多的收益。
(3)健全農業綠色發展社會化服務體系
加強區,鎮,村,農民四級沼肥集中配送服務,采取畜禽糞便的集中管理,建立化肥儲存,收集,運輸,加工的綜合發展模式,以此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利用率。采用家庭收集,城鎮集中和區域回收方式,建立覆蓋整個三峽庫區的農藥包裝和農用薄膜回收系統。完善第三方參與機制,支持農業專業協會,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的建立。
(4)完善政府部門管理機制
各級政府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進程當中,應當履行自身的公共責任。一是要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機構的建設。建立市,縣,鎮農業綠色發展管理服務機構,加強各地農業綠色發展溝通機制。二是建立農業廢棄物資源回收的主管部門。按照驗收標準驗收農業廢棄物,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產業化的循環發展。
(作者單位:404000重慶三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