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梅

【摘 要】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式教學在手術室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手術室實習的80例護生,按單雙月進科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按照傳統的帶教方式進行,研究組按照臨床護理路徑來帶教實習生,對比帶教效果。結果:科室實習結束之后,研究組實習生的理論和實踐考核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習生對帶教滿意度調查顯示,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式教學能提高實習生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有利于培養實習生的工作能力。
【關鍵詞】 臨床路徑;手術室護理;帶教
手術室是醫院專科性比較強的一個重要科室,需要護理人員具有高超的專業技術、較強的協助能力及應急能力,所以每位護理實習生進入手術室實習是必須的。手術室工作環境、性質及所涉及護理技術等與病房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手術室帶教具有特殊性[1]。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導致教學內容相對空洞,護理質量相對較低,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臨床路徑帶教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教學方法,能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制定相應的臨床帶教路徑,該教學更具有系統性、目的性,能根據每一名護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循序漸進的干預[3]。臨床路徑教學對實習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現將臨床護理路徑式教學在手術室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實習的80例護理實習生,全為女性,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5±1.5)歲,以單月進科的護生為對照組,雙月進科的護生為研究組,兩組在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護理實習生采用傳統的常規帶教方法,實習生在進入手術室后由一位帶教老師帶教,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熟悉環境后講解一些手術室護理內容,讓實習生對手術護理有了一些了解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手術護理巡回和器械護士的配合工作。實習結束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護士實習生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式教學方法。1)第1周:帶教老師帶領新進科實習生初步熟悉手術室分布情況,講解手術室規章制度和接下來的實習計劃。對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進行初步評估,告知其需要掌握的基本手術室護理知識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穿脫無菌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體位的種類等,讓實習生下班后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觀看一些操作視頻加深印象。2)第2周:帶教老師向實習生講解專業的手術室護理知識,告知一些常見的簡單的手術種類,對臨床上常見的簡單手術病種的臨床表現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參與一些簡單的手術室護理工作,如讓實習生參與查對患者姓名、床號、手術名稱等,幫助安置麻醉體位,置靜脈套管針、如何選取靜脈,認識一些簡單的手術器械,為第三周的跟臺、洗手做準備。3)第3周:帶教老師帶教實習生手術洗手的操作,帶教上臺,講解不同手術病種不同的手術配合要點。在確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一些基礎操作可以讓實習生自己單獨完成,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而一些復雜的操作則由帶教老師指導協助她們完成。4)第4周:帶教老師讓實習生自己完成手術護理記錄單、手術安全核查單、手術風險評估單的書寫,完成一些簡單手術病種如闌尾炎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手術等的器械配合及巡回護理工作,帶教期滿后,對實習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
1.3 觀察指標
兩組實習生在手術室實習期間通過不同的帶教方法帶教后,以帶教滿意度、理論測試成績、實踐操作成績作為本研究的觀察指標,對兩組實習生的帶教效果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生理論及實踐操作能力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的兩項成績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實習生(P<0.05)。見表1。
2.2 兩組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習生(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室是一個專科性強、實習生必須進行學習的科室,尤其90后的護生有著特殊的思維方式,在2~4周內就要掌握手術室護理的相關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這對實習生和帶教老師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4]。臨床護理路徑式教學應用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具有針對性強、計劃周詳等特點,與實習大綱相結合的4個階段的實習環環相扣。初次洗手上臺時須由經驗豐富的老師親自帶教;做巡回護士時,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巡回任務,每個帶教老師須有耐心和細心,放手不放眼,并鼓勵實習生要眼疾手快、頭腦靈活、腿腳麻利,在遇到突發問題時,應沉著冷靜、及時解決[5]。臨床護理帶教是課堂教與學的延續,是培養護理專業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6]。因此,臨床帶教制定適宜的帶教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路徑手術室護理帶教研究組的實習生,實習結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考核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帶教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樣的帶教方法也需要帶教老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對整個臨床教學都起到理想的效果。將臨床路徑用于手術室帶教中能保證學生在帶教老師的帶領下,掌握相關知識和技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7]。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使教學在手術室帶教中起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萊梅,史念珂,趙岳.醫護合作情景模擬教學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10(03):156-158.
[2] 趙萍,李霞.臨床護理路徑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28):5472.
[3] 陳倩儀,張龍秋,黎金環,等.臨床路徑以及目標教學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2):137-139.
[4] 秦麗敏,郭秀珍,提高手術室護理帶教質量的有效教學法初探[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4,36(10):786-789.
[5] 魏莉.“三融合、三通過”帶教法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15(05):82-84.
[6] 曾珍,虞瑾華,孔湯艷,等,“換位學習法”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4):69-71.
[7] 張群,劉曉燕.全程導師制與教學臨床路徑相結合模式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交通醫學,2017,31(0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