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政
在我國農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的發展道路中,實現農業機械化是必然趨勢。之所以要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其主要是為了可以提高農業生產速度,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對于鄉鎮農業發展而言,農機的推廣與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而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直面農民承擔著推廣與指導農機新技術,以及監督農機生產安全的職責,基于此文章將對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個人建議。
一、簡析我國鄉鎮農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未能落實宣傳教育以及培訓工作,未能提高農民生產安全意識。現下部分鄉鎮政府與相關部門沒有引起對農機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沒有在農機發展戰略中體現農機安全生產,未能落實“安全生產、科學管理、預防為主”的重要指導方針。除此之外,在執行農機更新及報廢制度上有所缺失,使得一些老舊農機仍投入使用。關于農機安全生產的宣傳上,相關工作做的不到位、安全意識偏低、農機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術有待提高。
第二,缺少政府強有力支持沒有經費保障。若想有效開展鄉鎮農機服務工作,必然會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例如農機購買、相關技術培訓等方面。可實際情況是鄉鎮政府給予農機站建設撥款資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這也使得鄉鎮農機的有關管理工作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雖然我國中央持續提高在農業方面的投入,也適當增加的購買農用機械的補貼額度,可是政策所存在的局限很難波及到鄉鎮中農機管理組織。在置辦農機補貼力度不斷增大的過程中,使得鄉鎮有關組織的工作強度也在逐漸增大,可由于地方財政未能給予與之配套的經費,致使農機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進行。
第三,缺少業務培訓農機相關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現階段,對于鄉鎮農機管理隊伍而言存著很多問題,例如年齡結構偏大、所學知識不能與時俱進、文化素質不高、嚴重缺服務意識與精神等相關問題,而轉崗從事農機生產工作的相關人員不僅不能盡快熟練業務而且也缺少相關的工作經驗。除此之外,其也沒有機會參加系統性的業務培訓中,造成所掌握的操作知識無法與時代接軌,繼而難以滿足鄉鎮農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
第四,缺少完善的鄉鎮農機管理體系。我國部分鄉鎮針對農機管理服務站開展“擴,并”工作后,其已由縣交托于鄉鎮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基本已經不存在鄉鎮農機站,而相關農機人員已經被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所接收,這樣一來就很難發揮鄉鎮農機管理所具有的重要職能。而且相關農機服務組織也此過程中產生相應的問題,例如一些鄉鎮中的農機管理服務組織有名無實、被大型企業兼并,并且一些村級農機管理組織也已消失。而現下所存在的農機管理組織因為沒有強大的技術力量支持,所以難以滿足新形勢下農業發展機械化的需要。
第五,未能搭建鄉鎮管理服務綜合網站,農機監理存在缺失。當下我國一些鄉鎮中農機監理機構存著功能不健全,缺少監理人員,尤其是管理服務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為農機安全生產帶去很大的影響;因為沒有功能健全的鄉鎮農機監理網絡,無法有效監督與管理分散在農家中的農機,或是在鄉村道路上行駛的農機。與此同時,鄉鎮農機監理機構中的無論是計算機硬件設施還是技術裝備都不充分,不僅辦公手段相對落后而且辦公效率低下,這為農機安全的監管工作帶去一定的影響。
二、提高鄉鎮農機管理安全生產水平的相關建議
第一,積極轉變傳統作業觀念,推動農機化發展。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機械化的農業生產可以起到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的重要作用。伴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迅猛發展,也需要積極轉變農機管理理念,應由傳統的管理型模式轉換為服務型模式,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關系,有助于農機化的持續發展。以往的農機管理工程中因為不合理的收費與罰款,使得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機管理員之間的關系相對疏離,這就使得即使管理人員“很賣力”,可實際效果卻十分不理想。因此只有實現農機的服務型管理,才可以改善他們之間的關系。應將農民的切身利益作為農機推廣與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出發點,管理人員應走進農機操作者家中或者是作業現場,從而及時處理農機故障,為農民提供更為高效、更為先進的新型農機以此推動農民增收,若是農機化管理可以真正的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與農機駕駛人員之間的關系,那么就會愿意接受有關人員的管理。
第二,做好宣傳培訓工作,以此增強農機生產安全意識。要想充分發揮出農機的功能與作用就需要確保農機的正常使用,這也是保障農民經營效益和生產安全的重要路徑。所以,相關部門應該提高對農民技術培訓的重視程度。在農閑時舉辦專業技能培訓班,主要培訓農機操作與維修等知識;或是派遣技術人員至農機商場,針對需要購買農機的農民講述購買須知,并針對操作有條件的要親身示范,目的是讓使戶可以及時清除的掌握農機基本操作及時,在第一時間投入生產工作中。若是在農忙時應派遣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走進一線開展面對面指導,進而為農民處理技術疑難。
第三,加強監管力度,盡可能做到農機零隱患。出于更好的推廣與管理農機,最大限度發揮農機實際作用,鄉鎮有關管理部門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僅要在源頭做好農機安全管理,而且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與技術標準,做好農機登記、農機操作人員培訓、審驗等相關工作,以此提升農機掛牌率降低農機事故發生率。關于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其需要組織有關人員定期走進農田、農機作業場所進行嚴格執法工作,嚴抓狠抓無證駕駛、超速超載、農機“超期服役”等相關違法行為,要做到盡早發現與消滅安全事故隱患,也要將農機違章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中,做好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實現安全監管等,以此打造良性的管理環境,在遏制農機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同時,促進農機事業的持續發展。
總的來講,做好農機管理與安全生產一定要結合農業實際生產情況,而且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農機推管理制度和體系,鄉鎮政府需要監督并切實執行這一制度,做好資金與政策上的扶持工作。通過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農機操作技術水平,這樣也可以給農機新技術的普及工作奠定一定基礎。
(作者單位:533709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馬隘鎮馬隘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