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萍
【內容摘要】對初中數學學習而言,進行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但每一次練習,都要對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他們在練習中感知做題的快樂,感知每一次的提升。
【關鍵詞】高階能力 ?有效訓練 ?設實踐
一、開放:多給學生思考的維度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多給學生思考的維度,要讓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具體到習題上,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問,某某角跟某某角相等成立嗎,為什么。這就要求學生要思考問題的兩個方面,即如果成立會有什么結果;如果不成立,又會有什么結果。以這題為例,點A、B、C、D在⊙O上,∠ADC=∠BDC=60°。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本來教師可以將問題設置為,證明三角形為某形狀的三角形,但這樣學生就缺少了一股探索的勁,一個好奇的心。學生先進行自我猜測,先將猜測的結論寫在紙上,然后他們就開始了第一步的證明,即在圓O中,圓周角∠ADC=60°所對弧為弧AC,圓周角∠ABC所對弧為弧AC,所以∠ABC=∠ADC=60°。當學生做完第一步之后,他們看到一個60°的角,于是進一步推測這個三角形可能是等邊三角形。這時候,小組里有部分學生可能信心不足,于是組長會讓他們繼續尋找可能的線索。所以就小組合作而言,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也是一種及時、有用的幫助。有學生還不會的時候,組長會在習題上將關鍵的條件點出來,比如組長會讓組員將圓周角這樣的條件圈起來。于是學生探究出第二步,即在圓O中,圓周角∠BDC=60°所對弧為弧BC圓周角∠BAC所對弧為弧BC,所以∠BAC=∠BDC=60°。當看到三角形內有兩個角是60°的時候,他們會興奮起來,因為只要證明最后一個角是60度,就可以證明這是一個等邊三角形。開放性習題,給學生更多探究的體驗。
二、趣味:多給學生思考的樂趣
習題的設置要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他們在解題的時候感知到一分樂趣。學生帶著這份樂趣,會將探究深入下去。總是冷冰冰的枯燥的文字,學生容易引起審美疲勞,甚至不愿意多看題目一眼。所以教師在設置題目的時候,要能對接學生的興趣點。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具體的生活情境來調動學生的興趣。以這題為例,重陽節到了,給爸媽買點茶葉,以讓他們空閑的時候泡一泡茶,聊一聊天;如果買一袋50克的茶葉,店主就會送2袋5克的茶葉,如果某同學獲贈得到了2m袋的5克的小茶葉,問一共得到茶葉多少克。這個題目的興趣點之一,將數學題與生活相連,與學生具體的生活情節像對接。一方面,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情感滲透,即要孝敬父母;另外一方面,生活的情趣,又為學生解決具體題目的時候搭建了思維的支架。因為,對初中生而言,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總勝于抽象思維能力。將抽象的數學習題放在生動的生活中,學生就能抓住具體的畫面,以及畫面中包含的一些已知條件。這個題目的興趣點之二,就是這道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有學生說,買50克其實就得到了60克,教師讓另外一個學生從文字中找到這句話的依據。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興趣。這個學生接著說,2m袋就是買了m大袋的茶葉。可以看出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圖,學生先從具體的畫面入手,也就是畫面給了他探究的靈感;接著他又從將畫面的文字變成有所指代的字母,這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當然有學生采用了分步做的方法,他們將具體的題目變成一個圖形,進行一步步的思維演練。
由此可見,設置興趣的題目既有表面上看得到的熱熱鬧鬧,又有思維實實在在的生成。
三、分層:多給學生提升的空間
分層,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它指在設置題目的時候,要有層次性,要給所有的學生都有提升的空間。以這題為例,等邊△ABC內接于⊙O,點D為BC弧上任意一點,在AD上截取AE=BD,連結CE,求證:△ACE≌△BCD。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有學困生能做到第一步,即△ABC是等邊三角形,所以AC=BC,∠ACB=60°。這時候教師就要表揚他們,說明他們也在進行了思考,也有了自己的認知,并不是真正的一無所知。對于題目的分層而言,一方面是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間;另外一方面也給教師進行課堂評價帶來了便利,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分層評價,即在每一步對部分學生都進行評價,從而給他們以獲得感。接著,教師發現學生在圖形上將相應的條件標出來,并進行了羅列與整合,于是學生寫下這樣的結論:在△ACE和△BCD中,CA=CB;∠CAE=∠CBD;AE=BD,所以,△ACE≌△BCD。這時候教師可以追問一句,給中等生一次答題的機會,即這是用什么方法證明的。接下來,教師問,你們見過類似的題目嗎,見過類似的證明嗎,想看看你們能寫多少。這是明顯的分層,這樣的設置不封頂,任由學生思維火花的迸發。不同層次的學生,會有數目不等的題目與證明。比如有學生說,在線段AD上截取AE=BD,連結CE,證明△ACE與△BCD全等,再證明△CDE是正三角形;有說,在線段AD上截取AE=CD,連結BE,證明△ABE與△BCD全等,再證明△BDE是正三角形。分層,所有的學生都有了釋放思維的春天,都有了證明自我的機會。
結束語
高階思維能力,不是一天就能生成的;它是學生在數學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漸漸養成的。有效習題的設置能夠加速高階能力的生成,因此教師要將習題設置與素養生成很好的對接,從而使學生成為習題的主動參與者與受益者。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西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