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毛
本文著眼于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現狀,概括分析了近幾年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主要包括種子質量不合格、種子創新緩慢、勞動力資源短缺且素質低、種子生產基地減少,呈現生產分散化趨勢等。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1、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現狀
(1)種子質量與類型問題
我國擁有廣大的雜交水稻種子市場,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量居世界首位。這一現狀對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的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10年以前,在“省提、地繁、縣制” 體系下,地縣級種子公司在當地縣級農業局和種子管理站的監督管理下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種子的生產由種子管理部門監督,從播種、抽穗、到花檢、發芽率檢測、純度鑒定,全程有相應部門的參與。而在現行的種子生產體系中,種子由私人經營或公立的種業公司生產。生產的服務性質減弱,商業性增強,種子的質量,如發病率、純度等等不能得到基本的保證。
各地使用的種子類型復雜多樣,種類龐雜。我國各種類型的雜交水稻組合有數百個,包括金優系列、博優系列、特優系統、汕優系列、威優系列和兩系雜交水稻等。多種類型的種子一方面根據地區不同因地選種,有效提高產量,如一季稻區里雜交水稻在滇南河谷和長江、淮河流域等地種的植面積有一萬公頃左右,雙季雜交稻在西南、華中及華南地區的種植面積也有一萬公頃左右;另一方面這些種子有不同的生長弊端,要減小這些弊端還需要進一步的大量研究。
(2)市場的沖擊問題
在全球經濟化飛快發展的影響下,雜交水稻種子貿易的自由程度不斷提高,因為我國與世界貿易逐漸接軌,原有的雜交水稻種子價格體系受到強烈沖擊。目前,雜交水稻在國外的種植面積已達上萬公頃,種子被東南亞、南亞、美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種和研究。我國卻為著稻米產品質量低、類型繁雜卻不完善等問題面臨被占領市場的威脅。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萬公頃左右,每年種子的市場價值量在億萬元以上,同時我國又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數量占總人口的八成,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成本和收益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農戶的獲得感,也影響到農戶再次種植雜交水稻的意愿。因此,降低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成本控制,促進雜交水稻種子在國際貿易市場的發展,提高雜交水稻種子的經濟生產效益已成為水稻種子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走出困境的方法
(1)提高種子質量
如今新的生產體系下的種子產業還處于萌芽階段,應加強技術監督,提高種子質量。要嚴格把關雜交水稻種子的品質,監管好種子生產的全過程,防雜保純。首先對已有的純度可疑的種子進行田間鑒定或實驗室鑒DNA。在育種時要嚴防生物學混雜,搞好自然和時間的隔離,隔離距離應不低于100 m;花期間隔不少于15天。在兩系組合制種過程中,為防止生長發育期內因低溫、冷浸田等發生自交結實,要在每一塊田地仔細考察田間冷浸水的情況。做好抽穗揚花期的花檢工作,督促農戶將父本行須除去異品種,田間除雜要在噴施“九二O”前進行;不育系行應除去正常散粉株以及形態特征、生育期與不育系不同的異形株,在收獲前應對正常結實株進行剔除。特殊考慮前茬是水稻的秋制田塊,為使其落谷粒的再生苗失去活性,降低種子混雜現象的發生,應淹水15天以上。同時在收獲、裝袋貯存前,要對脫粒機械、儲存器物、包裝袋等進行嚴格清洗,防止機械混雜;包裝時應派專人負責,防止混雜。種子在貯存過程中應被規范堆放,顯著標示。
同時要加強品種引進選育,提供強有力的品種、技術支撐促進我國雜交水稻種子的發展。同時要廣泛引進其他國家的新型種子產品和育種新技術,充分利用常規育種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國際前沿的科研技術,建設一批有代表性的實驗室,研發優質種質資源,市場前景廣闊、抗害性強、有更好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新品種。
(2)提高市場價值
生產滿足市場需求、品質優良的雜交水稻種子,有利于水稻種子使用者的作物產量提高、收益增加,有利于提高種子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和平衡,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由于我國地緣面積廣闊、氣候氣溫不同、水土條件狀況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區適宜種植不同類型的作物,要具體考慮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研究需要投入的人工成本和物質費用,才能提高生產效益。種子企業應制定切實可靠的政策保證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安全,應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讓生產的每個環節切實落實,把每項工作都做扎實。同時把控好種子的來源,排除壞種,保證種子的質量。要制定符合規范、科學有效的生產技術規程,并保證制種人員嚴格執行。同時要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增強雜交水稻種子的流動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國際市場的擴張,對雜交水稻種子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科學的種子基地,以其發展帶動種子企業中各個項目一起發展。要時刻樹立建立現代農業的觀念,以雜交水稻種子的發展為中心,發揮所在地的優勢,積極投入國際市場的浪潮中。要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打破與國際市場進行貿易的壁壘,提高種子企業的經濟收入,為雜交水稻種子的發展注入資金,提高種子生產的效率。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是我國稻作生產方面的先導,是水稻產業整體水平提高的標志。推廣優良的雜交水稻組合,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進一步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重要對策。隨著種子市場的日益完善以及新型雜交水稻審定數量的不斷增多,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將會擺脫困境,迎來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331600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農業農村局種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