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 張立輝 王國輝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新時期加強林業可持續發展,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是必選選擇。內蒙古自治區各級的林場、林業工作站以及林業監測規劃站,在實現以木材生產,整合開發林業資源的同時,實現林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同步發展,這對于我區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區林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了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合理措施。
在我國國民經濟飛速增長的背景下,推動林業科持續發展成為林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為了在實際工作中踐行這一戰略舉措,內蒙古自治區的國有林場、林業工作站以及相關林業監測規劃站堅持林業保護與發展并重,在加大林業保護、培育林業資源的同時,立足科學經營,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合理轉換經營機制,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管理,推動林業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人們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1、內蒙古林業發展現狀
內蒙古林業是我國重要木材生產基地,作為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地區,我省林區生物種類繁多,生態系統復雜,有十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內蒙古林業站工作人員以可持續發展為長遠目標,狠抓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不斷強化生態保護,提升森林質量的精準目標,讓林業的可續發展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在林業生產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問題、矛盾,面對林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各種制約因素,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營林工作。
2、內蒙古林業發展中的問題
在我國經濟發展與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林業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國家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我國林業在得到發展的同時,林業管理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各個省份地區林業工作單位都在開展新形勢造林經營工作,營造各種防護林、水保林、護岸林以及綠化帶等,使環境得到優化,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林業發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以下問題:
(1) 森林資源采伐更新嚴重失衡。砍伐多、種植成活率低;砍伐快、林木長的慢,造成森林幼齡林多、中齡成熟林少,不能及時提供優質林產品的情況;
(2) 荒山荒地,森林自然資源得不到科學合理利用,不合理采伐現象始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能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功效。例如,森林資源的天然氧吧功能,森林植物的觀賞功能等;
(3)森林自我調節能力、自然災害防御能力降低。由于長期以來,剃光頭式的亂砍亂伐,導致森林面積不斷縮小,森林功能下降,自我調節與防御自然能力不斷下降,導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塵暴頻發等;
總之,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限制林業工作者,不能最大限度的開發林業資源,制約林業的發展,這些問題急需得到有效的遏制與解決。
3、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建立科學的森林生態體系
采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森林生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林業也是如此。林業的經營與管理要科學、標準化,才能促進林業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首先,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一套科學的采伐方案,改變以往粗放式林特發展方式,促進林業經濟集約式發展;其次,采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各個指標的檢測和分析(比如,有害生物監測體系、檢疫防御體系、應急災害防御體系等),并提出科學的應對措施;再次,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樹木的抗病防蟲能力,豐富樹木品種,增強幼苗培育水平,提高苗木環境適應能力;最后,加強木材加工技術、設備的開發研究,提高木材利用率,減少木材浪費。
(2)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林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擴大產業鏈,提高后續產業鏈規模,減輕森林資源壓力,促進經濟、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①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業,擴大林業產業鏈。比如,人工種植食用菌、食用木耳、中藥材等種植物,養殖雞、鴨、羊、牛以及蜜蜂等養殖物,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②重視旅游業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大城市里大部分工作者都承受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工作、生活壓力巨大,在閑暇時都向往貼近自然的原生態生活,所以旅游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林業與旅游業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帶動交通、餐飲、住宿等的發展,而且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和諧發展;③利用森林資源具有的觀賞性和富集的氧離子,還可以大力發展療養業,既使資源充分利用,又增加當地人們的就業率,創造更高的收入,使人們脫貧致富。
(3)加強林業精細化管理
林業可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林業工作者需要長期的對其有效的監督和實施,因此,需要加強林業精細化管理,隨著各個發展階段需要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促進林業管理的提升。在國家政策法規下,需要結合我省林場實際情況定制相關管理條例以及責任追究制度,實現管理標準化、精細化,推動生態林業的健康發展。
總之, 林業資源是我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門,要促進林業與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依靠科學技術不斷完善林業系統、優化產業結構、將國家政策法規落到實處,才能有效提升林業資源管理水平,促進林業與生態經濟的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1.028300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青龍山國有林場;2.028300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青龍山林業工作站;3.012000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林業監測規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