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長期以來我國的林木資源開發都處于過飽和狀態,森林面積逐漸減少。如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了社會熱點問題。這篇文章研究的就是在林業可持續發展工作中,林業種苗工程的重要性問題。
林木的種苗對于林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主要的優勢在于在營林造林工作中,可以通過選擇優質的種苗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回報。在我國林業種苗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對于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一、林木種苗的重要意義
從宏觀層面來看,林木種苗工作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如圖1)。
1、完善營林產業體系架構
作為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之一,種苗的質量以及數量對于該行業的發展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只有在林木種苗工程不斷發展的基礎上,與林業有關的產業以及科學技術才能得到持續的優化以及改進。此外,林木種苗工程的不斷改進,讓育林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更加科學的方式來對林地進行管理,讓整個林業部門的管理結構變得更加清晰、高效。這對于完善營林產業框架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2、為林木產業發展提供苗木
伴隨著能源的消耗以及經濟的發展,自然環境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由于森林覆蓋率的降低,我國土地沙漠化的形勢變得非常嚴峻。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通過植樹造林來提升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一方面要重視林木種苗工程在林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擴大林木種苗工程的規模,為各個地區的植樹育林工作提供充足的苗木資源,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于培養優良種苗工作的資金投入,無論是新苗種的開發還是對于現有苗種的優化工作都離不開充足資金的支持。
3、推動生態文化建設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以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力度。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保護自然環境,通過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來調整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想要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林業的發展就成了非常關鍵的一個影響因素。從宏觀上來說,林木種苗工程的發展一方面可以為營林造林工作提供充足的材料,另一方面通過該工程還能有助于精神文化的建設,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珍惜林木資源,為林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良好氛圍。對于生態文化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面促進作用。
二、林木種苗工程現狀及改進方式
1、加大對培育技術的研究力度
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林木種苗工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而培育技術相對落后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雖然我國林業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如果進行橫向對比,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種苗培育技術來存在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導致了我國種苗建設工作的成本偏高,樹苗存活率無法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針對培育技術上相對落后這一問題,黑龍江省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對當地的種苗建設工作進行大力的扶持,一方面增加資金的投入,為培育技術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另一方面加強種苗培育技術的宣傳力度,特別是該林業局的宣傳部門在省內林業從業者中間大力進行育種技術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吸引了更多人才進入該領域,為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提供豐富的人才儲備。
2、完善林木種苗管理架構
林木種苗的選擇以及培育工作想要平穩進行,必須要依靠完善且高效的管理體系。而當前我國的林木種苗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管理框架與實際的工作中間存在著不匹配的情況,林木種苗建設工作隨著育種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外先進理念的傳播而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但是相關的管理工作確沒有跟上,陳舊的管理模式在應對全新的林木種苗工程時會出現反應滯后,靈活性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就是溝通不暢的問題,管理人員與一線的科研人員之間無法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導致培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浪費了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
黑龍江省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對其管理體系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優化工作。根據林木種苗建設工作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管理結構,對于職能存在沖突以及重疊的部門要進行合并,通過這種方式為管理架構“瘦身”。針對管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出現的消極怠工的問題,該林業局對管理人員平時的工作進行考察,并且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將平日的工作與管理人員的薪資掛鉤,這樣一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通過與種苗建設一線工作人員的良好配合來提升管理效率。此外,針對上下層溝通不暢的問題,安慶管理局建立了長效交流機制,定期開展交流會或者研討會。對于近期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從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模式以及方法。
總之,林木種苗工程的建設工作對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確保種苗工程的先進性,才能為營林育林工作提供充足的苗種,為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