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問題也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營造林質量同我國林業構建的整體質量密切相關,更關系到當地生態環境的質量。本文首先對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措施,以期推動營造林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實現當地社會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宜賓市南溪區南溪街道地處四川南部,位于南溪區境中部偏東,長江上游北岸,是一座有14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東與留賓鄉、裴石鄉接壤,南與江南鎮隔江相望,西與羅龍街道毗鄰,北與劉家鎮、仙臨鎮、長興鎮相接,是南溪區城區駐地,是南溪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形整體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毫米,具有氣候溫和、熱量豐足、雨量充沛、光照適 宜、無霜期長、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點。森林覆蓋率超過50.5%,綠化覆蓋率達到36.6%,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47000個/立方厘米,在2017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殊榮基礎上,2018年南溪區持續開展大規模綠化行動,全街道完成營造林1.3萬畝,新增森林面積0.5萬畝,森林蓄積38.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突破,但是事物的發展總是具有兩面性的,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會有一些新的問題出現,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環境問題,無論是工業的發展還是人為原因造成,最終都是人類發展歷程中所面臨的嚴峻考驗。我國林業工程發展起步較晚,還有一些方面需要去改進完善。林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能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還促進生態效益的發展,并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
一、 影響營造林質量的主要因素
1、缺乏全面科學的造林規劃設計
做好林業營造全面的設計規劃,林業建設的關鍵。目前,很多林業工程建設在設計上仍存在以下缺陷。①管理層對造林工程不夠重視,設計人員缺乏專業知識,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設計規劃。②只關注林業面積擴展,不注重營造質量的現象普遍存在。在造林前期,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沒有有效分析本地的土壤水分等自然環境,更沒有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苗木選擇和栽培,極易出現苗木存活率低的現象。一些林業單位為了應付檢查,數據統計不夠精準,導致林業管理不符合實際。
2、 管護技術欠缺
目前,基層林業管護人員多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普遍缺乏管護知識和技術。其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修剪工作,由于缺乏專業的林業知識,當發現一些長勢不好的名貴樹種或珍稀樹種時,往往會被誤砍掉,從而使國家失去很多珍貴樹木資源。
3、重造林輕管護,責任意識不強
在當前營造林工程發展中,存在有只重視前期造林,忽略對后期的經營管護及撫育問題;另外,管護人員大都是林區周邊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思想落后, 依賴政府,習慣了靠天吃飯的生存模式,責任意識不強,很難盡職盡責做好護林工作,從而導致營造林質量不高。
二、 營造林質量管理措施
1、及時對造林綱要進行調整,并增加造林設計的規范性
當地林業部分應當以國家制定的現代林業建設與發展要求為依據,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編制營造林規劃設計方案。之后再緊密結合當地的氣候、地質與自然環境等逐層逐級地對營造林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落實。就重點營造林工程而言,也要在綱要的指導下,并結合自身造林實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設計方案。各級營造林規劃設計方案都必須經過權威的林業專家的全面論證,待其報批之后才能得以施行。
2、加強合法性管理,細化營造林的管理內容
目前我國有關林業的法律條文逐步完善并得到明確修改,已將森林資源保護作為法律法規項目得到約束及保護。在此基礎上相關林業工程單位應加強合法性管理,建立執法隊伍,保護森林資源。為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適應市場經濟需求,林業部門應加強多樣化樹種種植,鼓勵培育優質樹種,相應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提高產品附加值。要進一步對營造林的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利用全球衛星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將營造林管理工作朝信息化、網絡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以期營造林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3、加強造林技術培訓,穩定造林隊伍
針對基層營造林整體技術水平不高,人員隊伍不穩定等現象,林業部門要對此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積極開展營造林質量管控培訓班,使基層造林人員的技術水平能夠得到提升,確保營造林按標準、規范施工。其次還要大力引進專業技術性人才,加大投入力度,科學合理設計人員薪酬,增強整體林業隊伍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以促進營造林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644100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南溪街道辦事處農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