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燁 陳亞麗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二十字總體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占第一位的就是產業興旺。產業發展起來了,農村人民群眾生活富裕了,后面的十六個字的內涵要求就容易實現了。
怎么才能將農村產業發展起來呢?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我認為,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么是產業,產業的含義是多層次的,對于廣大農村來說,主要指農業產業,即種植業和養殖業,在這里以我所在的金沙縣經果林種植業來進行論述。
1、做好產業規劃
發展農業產業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特點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農作物種植。首先,要做好各方面的考察及分析,制定出詳細的、合理的發展規劃、種植方案。農產品的種植要依據實際情況來種植,發展壯大農業產業需要根據市場環境、銷售渠道、市場需求來制訂詳細的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為農業產業指明方向。
2、做好人民的服務員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已就是說,我們的干部要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在理清思路確定好鄉村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后,干部要積極地參與進去幫著群眾干。
首先我們要做到三幫,幫著農民算、幫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
(1)幫著農民算
金沙縣土地下放以來每個人分到的土地在一畝左右,如果選擇種植玉米加油菜模式,玉米產量平均1000斤左右,產值1300元左右,油菜平均產量300斤左右,產值900元左右,年復合產值2200元左右。如果選擇水稻加油菜模式,水稻產量平均1000斤左右,產值2000元左右,油菜平均產量300斤左右,產值900元左右,年復合產值2900元左右。除去農資和勞動力投入,所剩無幾,只能解決溫飽問題。
目前,我縣農村有不少的農戶修起了漂亮的小樓,買了小汽車,經過調查后發現,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外出務工或做生意。對于農民來說,我們的本錢就是土地,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在外打工,俗話說“靠山吃山”,要致富只能通過發展產業來實現。
經果林種植具有長效性,選擇好了栽培品種,經過精心管理,一般果樹4—5年開始收獲,達到盛產期后平均產量都在3000斤以上,如:獼猴桃、葡萄、柑橘、梨、桃等,平均銷售價格3元/斤以上,經濟價值高。但最關鍵的是如何抓好管理,種出市場需求的優質果品,達到想要的產值問題。
(2)幫著農民干
產業規劃好了,帳已算清楚了,我們是人民的服務員,就要幫著農民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培養自己的技術員,不要等產業起來了,問題一大堆時再去找技術員,況且哪里有這么多技術員等著你去找。因此,各地要把技術隊伍組建起來,不懂,就要派人去學,學習回來后就要培訓技術人員,培訓的技術人員要經考試合格后才能去指導生產。
苗木引進上,一定要引進生長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合格苗,供苗方必須四證齊全,即檢疫證、營業執照、苗木生產許可證、發票。
每種果樹要制定栽培管理的技術標準,做好周年管理方案,按標準去做。苗木栽培前要做好土壤準備,按照窩行距要求施好底肥、起好壟,如土壤營養含量、酸堿度等指標不達標準,要通過土壤治理達標后才能種植。準備工作做好后才去種植苗木,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彩禮下了,新房布置好了,才去迎娶自己的新娘”。在一定區域范圍內,要統一品種種植。.栽后管理上,要組建專業服務隊伍,統一栽苗、統一施肥、統一打藥。前兩年按無公害的標準來做,第三年開始按綠色食品要求來做,然后再按有機食品要求來做。要樹立信心,有規劃地去做。我們的干部要腳踏實地地幫著農民干,進行規范化種植,做好示范帶動作用。
(3)幫著農民賺
當產業發展起來后,要注冊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營銷隊伍,包括網絡營銷,現在參予的大部分是40—60歲的人,通過產業發展讓80后、90后、00后的年輕人參與進來。達到產得出,賣得好的目標。讓我們的果農成為高級農民,達到四不摸境界。四不摸:不摸藥、不摸肥、不摸果、不摸錢。有錢請得牛拉磨,無錢只有自己推,農民朋友思想要解放,如病蟲害防治、施肥、采果等方面,自己不專業,花了錢出了力,有的反而做了壞事,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怎么辦?請組建的專業隊伍干,他們有專業的技術,施什么肥、打什么藥有配方,施肥、打藥他們有專業的工具和防護服,怎樣采果他們有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專業隊伍掙到了錢,種植戶也達到了想要的效果。不摸錢是指種植出來的標準果成批量進行銷售,銷售款進行網絡轉帳,這樣避免了農民朋友得到假錢,達到安全銷售的目的。
3、建立示范基地
發展方向選擇好了,就要建立示范基地。首先,要在適合發展種植的區域選擇具有易于參觀和管理的地塊進行標準化種植,成功后再進行推廣,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這項工作可出臺優惠政策引進有實力的企業來做,如果沒有企業來做,那就由村集體股份專業合作社來做,如果資金籌措壓力大,示范面積不一定要求很大,50畝或100畝都行。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有耐心,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慢慢的由小做大,這樣產業就會逐漸發展起來了。
(作者單位:551800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