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數量接近14個億,農業人口占比較大,想要穩定社會環境,穩定的、合理的糧食供應十分重要,農業生產質量和產量關系到糧食、果蔬的供應,這對人民群眾的溫飽、生活至關重要,必然引起黨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實現了騰飛,工商業、服務業的發展為反哺農業帶來了幫助,然而,在實際調查中可知,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很多問題,農村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經濟發展路線單一化,都成為影響農村經濟、農業經濟的重要因素。
1、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理論指導是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失的基礎性力量,農業經濟管理的指導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有效性,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幫助。其中激發農民積極性、明確發展地位、指明發展方向是農業經濟管理發揮出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1)激發農民積極性的指導
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民群眾是主力軍,農民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主要對象。因此,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十分重要,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力量,但與此同時,想要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也十分不易。大多數農民都意識不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僅僅依靠栽培科技和農用機械進行發展,但這樣的方式并不能最大程度上發展經濟,農民必須具備相應的經濟頭腦,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我們要充分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用滿足個人、家庭經濟水平提升來實施激勵,接農民群體的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2)明確農村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致力于發展工商業和服務業,為的是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位置和優勢,在此過程中,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視,這種態度也影響到農村基層政府和農民群眾的態度,導致農村基層政府和農民也忽視了對自身的建設。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提供了明確,從政策、制度、態度等方面予以農村經濟發展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重視程度提高的當下,農村作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必然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資源支持,有效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
(3)指明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
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指明了一個具體的方向,為農村經濟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解決方案。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了對農村經濟、農業經濟的反哺,在大力投資發展過程中,資金資源的浪費現象無法忽視,造成的損失問題必然非常突出,必須得到強有力的約束和管理。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最理想方向,也為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向,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條件。
2、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制度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言十分重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骨架,也是農村經濟發展要走過的道路,既能夠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也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約束,避免盲目發展或不適當發展,避免對農村經濟資源造成浪費和不必要消耗。
(1)規范農村經濟發展行為
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體系中的薄弱環境,因此,部分基層政府在發展農村經濟時會出現急功近利的行為,以消耗農村資源的方式進行經濟發展,以環境破壞的方式發展村內經濟,甚至以違法違規的方式擾亂市場秩序獲取發展機會,嚴重打擊了農民的發展積極性,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農業經濟管理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約束和標準,從而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較為理想的環境,循序漸進地發展農村經濟。
(2)補全、完善農村現行發展制度
在改革開放40年時間內,我國農村經濟并非原地踏步,也在摸索適合于自身的發展方式、發展制度,然而,現行的發展制度中存在較多的矛盾點,各方利益無法得到有效均衡,與金融、營銷、市場的聯系較弱,容易受到國內市場的沖擊,農民的經濟收入保障低。農業經濟管理為現行的農村發展制度提供了補全、完善的機會,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要素提供了覆蓋,能夠有效協調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摩擦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3、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提供了解決措施
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出現在體制上、制度上、經濟結構上、農民群體中,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地協調很難解決,很容易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拖后腿,而農業經濟管理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措施,更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
(1)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制定經濟發展方案
任何一個農村的實際情況都不同,特產、資源、人口數量、人口成分、地理位置、周圍城市消費水平都不同,對國家政策的相應也有所差異,因此,農村經濟發展不可能千篇一律、跟風復制,必須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發展方案的制定。過往的農村經濟工作中較難避免跟風現象,相互之間學習的結果往往是借鑒,區別只在于借鑒的高明與否,能否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契合。農業經濟管理提升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也提高了發展方案的適用性、有效性和實際價值,能夠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開創更加理想的環境,為后續工作指明道路。
(2)提高農村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
農村地區的經濟資源離不開土地資源、山林資源、水資源、農副產品資源、歷史資源和風景資源,農村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破壞、消耗這些資源為代價,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資源的利用問題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和規劃,提出“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依托,是農村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點。
(作者單位:262415山東省昌樂縣營丘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