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好:
有毒有害氣體危險作業過程中,存在的較大危險因素和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哪些?如何預防?
易安網友
易安網友,你好:
有毒有害氣體危險作業過程中,存在的較大危險因素有:
1.當進入有毒有害危險區域未佩戴個人防護用具,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中毒和窒息、觸電。
主要預防措施有:
(1)進入有毒有害氣體容易聚集的場所應攜帶便攜式毒害氣體泄漏監測儀,佩戴防毒面具。到煤氣區域作業的人員, 應配備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一氧化碳報警裝置應定期校核。
(2)煤氣作業工作場所必須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3)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所用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 V。
2. 當使用煤氣點火未執行正確的點火順序時,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災和其他爆炸。
主要預防措施有:
(1)爐子點火時,點火程序必須是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嚴禁先給煤氣后點火。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1073 K(800℃ )時, 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必須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
(2)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者著火后又熄滅,必須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3)凡強制送風爐子,點火時必須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風量和煤氣量。停煤氣時,必須先關閉所有燒嘴,然后停鼓風機。
(4)送煤氣后,必須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泄漏煤氣。
3. 煤氣設備吹掃置換未達到安全要求時,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災和其他爆炸。
主要預防措施有:
(1)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使用蒸汽、 氮氣或煙氣為置換介質。吹掃或引氣過程中,不準在煤氣設施上栓、拉電焊線。吹掃置換完畢后應有效斷開吹掃介質管道。
(2)煤氣設施內部氣體置換是否達到預定要求,應按預定目的,根據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發試驗確定。
4. 停(送)煤氣作業未制定方案或未按照方案執行時,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災。
主要預防措施有:
(1)停(送)煤氣危險作業應填報危險作業申請單, 并向主管部門申請批辦作業手續,制定相應的技術(安全)方案。
(2)按照方案做好停、送氣前的準備工作,對參與停(送)煤氣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明確分工。
(3)按停、送煤氣方案要求分別做好停、送煤氣作業前的現場安全確認。
(4)按照方案確定的停、送氣操作步驟和工藝要求規范操作。
(5)停送煤氣作業完畢后, 對現場進行認真檢查確認。
5. 帶煤氣作業安全措施未落實時,易發生的事故類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災、其他爆炸。
主要預防措施有:
(1)帶煤氣作業應有作業方案或作業指導書, 應有專人負責現場作業并制定安全防護措施。
(2)不應在雷雨天、夜間進行帶煤氣作業。
(3)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4)距工作場所40米內,不應有火源并應采取防著火措施。
(5)應使用銅制工具,鐵制工具應涂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