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蓮
【摘要】人類發展的進步中一個不能忽視的主題就是創新,這也是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文章根據初中音樂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以期能夠為初中音樂教學提供可行的理論支撐,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創新能力;學生;對策
創新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動力,是民族的靈魂。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能夠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關鍵。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肩負著培養新教育體系人才的重任。
現今,我國學生創新能力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統教育模式根深蒂固。這是一線教師和教育管理面臨的一個挑戰。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何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關鍵。
音樂課堂也是如此,教師要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營造融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能感到自由輕松。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缺乏的因素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學對培養音樂藝術過于注重,在傳授給學生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都是用“滿堂灌”的教學形式,沒有區別對待學生,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不強的一個主要因素,使得學生潛能發揮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學生上課過程中興趣缺失,在課堂上不會以主人翁的姿態去主動學習,體會不到音樂課上的快樂。
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教師也會失去創新、耐心和熱情,使得課堂教學的根本意義變得模糊。如此循環就會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毫無生氣,像一潭死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無從談起。
所以說,要想使得課堂更加活躍,充滿生氣,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切實的增強,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就要對所有學生的個性特點有充分的了解,找準切入點進行開發,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只有使得課堂活躍,才會使課堂創新有一定的發展。
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一下,如果課堂毫無生氣,整節課教師都在不停地講授知識,那么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這樣的課堂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并非學習的主體。如果教師說話又較為平淡,語言毫無起伏,學生肯定會對整個課堂失去興趣,學習起來也毫無積極性,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會受到阻礙。而課堂過于嚴肅規范,又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較少,新教育所倡導的合作活動就無法開展。在課堂問答時,也只是教師問、學生答這一簡單枯燥環節,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會感覺壓抑,不能與其他同學進行問題的探討,個人的思維無法延伸,各種新奇的想法也會受到限制。同時,學習內容的單調性也是學生創新思維無法展開的一個重要因素。單一枯燥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的主要因素。
(二)教育資源的缺乏
就現今的教育狀況看,很多偏遠地區教師資源缺乏,教師的素質較差。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不同地區間經濟條件、地理位置、文化普及程度等有差距。因而偏遠地區的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相對較低。這些教師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薄弱。還有部分學校用其他學科的教師來兼職音樂課,導致學生學到的音樂知識出現不規范或有漏洞,創新能力的提高更無從談起。
音樂設施的落后也是導致學生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個主要原因。一些貧困或者偏遠地區,由于教育資金不足,學校音樂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必要的音樂設備是課堂有序進行的保障,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教育質量的提高都有賴于完善的教學設備。必要的音樂設備也是教學方法改進和創新的一個重要基礎。只有教學方法和模式轉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有發揮的可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音樂課堂上有專業知識和技術都比較全面的音樂教師,但是沒有音樂設施的支撐,也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如此,就可以想象課堂會是怎樣一種狀態,學生的學習效率勢必會大打折扣,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肯定會受到影響。家長以及學校領導層對于音樂課程的忽視,和資金上的不足是導致音樂配套設備缺乏的主要因素。在此情況下,音樂課程只能勉強開展。所以說,造成音樂課程創新不足以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不足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音樂教育物資落后。
(三)學生需求和音樂內容之間存在矛盾
很多音樂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發現,自己在課堂上已經盡心盡力了,學習過程也很流暢,但是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是較為缺乏。造成這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音樂課程內容和學生自身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這一因素對于我們音樂教學目的的實現會形成很大的阻礙,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常會有學生反映學習的內容難度過大,或者播放的歌曲不好聽。還有些學生反映一些原理根本不明白,不想上音樂課。這些反饋實際上都是音樂內容與學生的需求不一致所導致的。
不可否認,學校在進行音樂內容選擇時,初衷是好的,其目的都是提升學生的音樂專業知識素養和技術水平,只是沒有深刻地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教師在課程的設計上也沒有結合實際,使得學生感覺音樂技能課枯燥乏味,進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有所降低。
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出來,這樣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失敗的,教學的最終目標就無法實現。現今,很多學生非常喜愛流行音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流行音樂比較大眾化,讓學生感覺親近。相關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音樂課程較為平淡的班級,讓學生自己唱喜歡的流行歌曲,同時推薦給身邊的同學,結果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超過以往,都非常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將自己的歌詞本拿出來分享給同學。
這樣的熱情很少出現在初中音樂課堂上。事實上,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積極正面的流行音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