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彪,陳琳,陸一紅,曹健,吳煒
(南通職業大學,江蘇 南通 226007)
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同時隨著全球產業升級的不斷深入,我國制造業也面臨著結構和價值鏈調整。完成由制造業大國到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助力我國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以,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有效保障我國向強大制造業國家轉變的關鍵[2]。
傳統教學中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踐課程為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實踐與理論不能完全融合,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同于傳統的只是在生產過程中以言傳身教為主要形式的技能傳授方式,現代學徒制的實質它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學徒)的培養為核心,以課程為紐帶,以學校、企業的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傅的深入指導為支撐,既不同于傳統的學徒制,也不同于單純的學校職業教育。它可以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實現校企一體化雙元育人[3-4]。
現代學徒制在國外比較典型的有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以及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
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的最大特點是企業本位,校企共同組織教學。學徒每周在學校學習1-2 天,剩余3-4 天到企業學習專業技能;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是國家主導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以“學習——實踐——學習”的產學結合模式實施教學的制度;美國的“合作教育”最大特點是以工作為本,將實際工作所應具備的能力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目標,每個小目標由對應領域領先的企業進行培訓指導,提高教學效果;現代學徒制為這些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稱為國家強大的秘密武器。
2014 年6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一方面多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培養了眾多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勞動者的素養,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體質不暢、結構不合理、質量需提升等問題,調整結構,轉變辦學方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意義重大。《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鼓勵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5]。
2015 年8 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意見》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部于2015 年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作為首批全國百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院校之一, 南通職業大來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探索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良好模式,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
2018 年中國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2780.9 萬輛和2808.1 萬輛,創造了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的驚人成績。南通通江達海,與上海一江之隔,站在長江流域經濟帶、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風口的疊加區域,南通獲得了高速的發展,2018 在全國城市GDP 排行榜中位居第20 名,汽車工業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截止2018 年年末全市個人汽車保有量達149.3 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3.6 萬輛,聚集了南通寶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通長江汽貿集團、南通新城集團、南通涌鑫集團、江蘇文峰集團、無錫東方集團、江蘇益昌集團、江蘇太平洋集團等知名企業。
我校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以深化產教融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建立學校、企業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模式,培養行業、企業急需的具有理論基礎扎實和過硬實踐能力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通過反復調研南通本地知名汽車企業,我院決定與南通寶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
南通寶誠提供BMW 全線產品的汽車銷售、以及原廠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服務,擁有直接由德國進口原裝的先進檢測儀器和更新的修理、加工及噴漆設備。技術工人和銷售人員全部接受過BMW 的專業培訓,遵循BMW 全球統一的高標準,能夠提供最完美服務。
針對大二下學期學生,校企聯合召開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選拔說明會,讓學生懂得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與原有培養模式的不同。然后對提出加入申請的同學,校企共同主持進行心理測試和面試。最終通過選拔的30 名同學組件“寶馬班”,每位同學與企業及學校簽訂三方協議,規定各自的權責。
“寶馬班”采用雙導師制,即有專職從事教育教學的學校導師,也有企業委任并經學校聘任的企業導師。學校導師要做好學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還要與企業導師共同開發適合崗位職業理論和技術標準的課程,協助企業導師做好學徒的技能指導和示范,同時協助企業導師的技術研發,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學徒手冊并經常檢查,對學徒小結填寫評語并簽字。企業導師要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培訓,與學校導師合作編制人才培養方案,尤其是負責學徒的崗位技能課程教學,傳授崗位實踐經驗,傳承企業文化,最后對學徒進行技能考核和成績評定。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實踐課在培養模式中的比例,實踐課與理論課的比例不低于1:1;明確學徒參與的機電維修工和汽車配件管理員等崗位的崗位職責;學徒每門課程的學習包括學校理論講解、企業系統培訓和崗位實習三個環節,其在該課程最終成績的占比為2:3:5,學校完成第一個環節的評分,后兩個環節的成績由企業完成。
通過各方的通力合作,南通職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與南通寶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培養的首批學徒順利出師,現將在實施過程中的思考總結如下:
企業的高層往往比較認可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但某些部門與一線指導師傅的積極性有待提高。與學校的公益性相比,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在育人方面,企業往往會認為學校是主角,企業是配角,因此在學生教育和管理方面,企業往往把主導權交給學校。另外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企業認為已經為學徒提供了實踐崗位、企業導師、培養計劃以及食宿等成本,因此每月提供給學徒的薪酬相對較低,同時由于擔心學徒畢業后的流失問題,導致企業在對學徒的培養上顯得不夠重視。
企業通常是將學徒分派給某位師傅,但是并沒有對企業師傅的育人能力進行系統的培訓,導致有些企業師傅雖然技能較高,但是忘記了學徒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人,溝通方式有時會讓學徒感到不能接受,同時企業給師傅的報酬并沒有明顯增加,導致企業師傅帶學徒的熱情也不高。
學生雖然在現代學徒制開班前,已經學習了新的學生管理、課程設置、考核評價、資源統籌模式,但到4s 店后由于輪崗、住宿、薪酬、師徒關系以與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仍然有部分學徒堅持退出。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未來應重點建立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明確校企的職責與分工,推進協同育人;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校企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師傅標準及對應的實施方案;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師隊伍,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建立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制定學分制管理辦法和彈性學制管理辦法。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是統籌政府、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各種資源的有效探索,極大的提供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出師學徒獲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防止了出現學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工人的尷尬情況,推進了招生招工一體化進程,目前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繼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