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江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
數據表明:四位首發中鋒的平均身高為181cm,其中最高的是師范大學的楊素潔185cm,最低是石河子大學的郭×178cm。四位首發中鋒的平均體重為74.25公斤。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12kg,新疆大學女籃中鋒體重較重為80kg;財經大學體重較重為68kg;在內線的對抗發展中較大的體重能占據限制區內一定的優勢,但不足的是身體的協調靈活性差,腳步移動慢。新疆大學女籃中鋒身高體重比較理想,在對抗中占優,這也是新疆大學女籃在新疆賽區取的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
數據表明:四位中鋒在比賽中的不同狀態,發現新疆大學命中率最高56%和出手次數最高79次,新疆大學多以中鋒發起進攻;石河子大學較低,出手次數僅有29次命中率為41%。石河子大學多依賴于外線發起進攻或者在小范圍內戰術配合中將球交由同伴來處置,接球之后明顯猶豫停頓,投籃進攻總是不連貫流暢,明顯猶豫。財經大學的中鋒隊員雖然敢于在限制區內發起強攻,但是中鋒基本功差,在高強度防守時略顯急躁,對于球的處理比較隨意。師范大學在限制區內的進攻雖然不強,但隊員在罰籃線附近的出手比較沉著,技術動作發揮相對穩定。四所大學差距較大。
數據表明:新疆大學的中鋒罰籃次數最多33次命中率也是最高58%,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穩定性。罰球次數和命中分別為:石河子大學14次命中6個;財經大學23次命中10個;師范大學17次命中8個。石河子大學和財經大學在比賽中罰籃明顯處于劣勢,主要表現在心態不平穩,投籃動作僵硬變形。師范大學在比賽中罰籃的命中率相對較好。
數據表明:財經大學隊員最多平均6.6個;新疆大學平均6.4個;師范大學平均5.6個;石河子大學平均每5.3個。石河子大學在比賽中因為身高的不足導致進攻籃板較少,新疆大學、財經大學能夠很好利用自身的條件,表現出良好的攻擊性,高于其他兩所大學,因此能較好戰績。師范大學雖然在身高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動作緩慢,對于籃板球的落點預判不準確,與對手之間的搶位也不占據優勢。
1.傳切配合統計與分析
成功率分別為:新疆大學60%;石河子大學57%;財經大學0%;師范大學50%。財經大學對于傳切配合的運用較少,成功率與其他四所大學相比差異較大。石河子大學運用戰術次數較多,石河子大學多依賴于外線的三分或者是與前鋒之間的跑位配合,對于傳球的時機和隊友的配合較為默契。師范大學在戰術配合中有打有突分。新疆大學多傾向于將球交給中鋒處理,由中鋒發起進攻進行單打。整體上配合簡單、戰術單一、單打獨斗、把握機會較差。
2.掩護配合統計與分析
成功率分別為:新疆大學25%;石河子大學40%;財經大學16%;師范大學33%。財經大學運用相對較少、配合意識差、隱蔽性差、急躁,導致掩護失敗。石河子大學掩護成功率較其他三所稍高,能判斷正確的掩護位置,配合意識較好。新疆大學在掩護的配合上動作僵硬,掩護位置的選擇錯誤,消耗了自身與隊員的體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進攻。師范大學的掩護配合在細節上處理得不好,在選擇如何掩護的判斷上出現失誤,掩護動作過高,沒有降低重心,導致掩護失敗或者移動掩護。
3.策應配合統計與分析
成功率分別為:新疆大學66%;石河子大學42%;財經大學41%;師范大學40%。財經大學隊員在次數最多12次,但是成功率較低,由于隊員本身的身體素質和條件在限制區內不占據優勢,遭遇包夾或者協防時,略顯急躁,對于球的處理很輕率,分球意識較差喜歡單打獨斗。師范大學憑著自身的身高優勢在罰籃線區域多次要位接球,為自己同伴創造機會,但成功率低下與隊友的配合不默契,傳球的時機選擇不當而造成失誤。石河子大學略高于財經和師范大學,但是隊員在球的處理上猶豫不決,經常錯失良機,在限制區內的強攻不占優勢。新疆大學成功率最高,隊員的中鋒強攻能力較強與其他三所學較,其技術動作靈活連貫,分球意識到位,傳球的時機及位置都選擇正確。
1.四所大學中鋒隊員的投籃命中率有待提高,中距離投籃有待加強。兩人之間的掩護、傳切、策應等戰術合作意識應加強,合作的時機和位置、現場反應能力、傳球的時機和質量以及與隊友合作的能力和質量也有待提高。在禁區內的強攻能力偏弱。罰球命中率仍處于中等水平,應注意高強度訓練和比賽后的罰球訓練。四所高校女子籃球中心在體能和力量上存在不足,爆發力有待提高,體形上應注重減少脂肪含量和增加肌肉比例。
2.重視教練團隊建設,有主教練負責制的體能和技術教練,加強醫務監督,重視訓練和賽后的恢復訓練;保證有更多的比賽,以賽代練,不僅可以創造一個高強度的比賽環境,而且可以激發運動員的訓練動機和差距意識;加強中鋒技術基礎訓練,提高戰術意識,注重安排中鋒技術專項針對性的訓練,加強內外線隊員的配合訓練,完善全隊的攻防體系,發揮中鋒優勢,形成全隊的戰術風格,除此之外,加強團隊協作意識教育和訓練,培育團隊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