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良 東莞外國語學校
“驗研學”教學模式建立在對課標、教材、學情和學法深入理解和把握基礎上,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針對教材內容,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的,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鉆研足球知識,探求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足球素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提供者,而是設計者、引導者和組織者,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恰到好處的對所學知識進行點撥、拓展和延伸,把教學內容講到實處,并把知識要點點撥清楚,進而保證教學目標得以有效地實現。在“驗研學”教學模式中,“驗”是教學的方式,“研”指的是在教學中深入進行探究,最后在“教”的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驗研學”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之間互動發展的過程。在足球教學中實施“驗研學”模式,學生就會在足球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并在學習中充滿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構建高效率的足球課堂教學為目標,突出親自體驗和自主探究,在足球教學中構建和師生和諧發展的共同體,優化足球教學課堂結構和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足球教育教學質量。
本課題選擇實驗我校職中二年級足球選項班學生全體男生為研究對象。并把它們分為實驗和對照兩個小組,分組方式采取自由抽簽方式組合,試驗組采取“驗研學”模式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模式教學,學生情況如下:平均年齡17歲,足球有一定基礎,每組名36學生,共72名。下面具體闡述實驗組“驗研學”模式教學:第一步、戰術教學,第二步、在學習中自主探究,第三步,在課堂教學中的溝通分享。
足球體育是比較復雜的教學活動,牽涉到了綜合反應能力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和興趣是培養對足球運動的興趣的前提和基礎。在足球基本技能被學生掌握以后,戰術教學就是下一步教學的關鍵,具體內容涵蓋了:個人、小范圍和集體戰術,這些戰術在足球比賽中往往是融合在一起使用的,因此他們的綜合運用應當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戰術訓練的時候,戰術布置應當有針對性的進行,同時要靈活機動地加以運用。把不同位置和各線在足球比賽中充分協調,并且讓隊員們在實戰中默契的配合起來。
操作要領: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從舊知識中孕新知識,從體驗中激發已有自己的學習熱情,為更進一步的學習從知識上做好準備。
在足球課堂教學上,教師就要針對足球教學為學生創設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停球、傳球、擊球的技術要領和運用時機,主動探究球場上的配合,把個人攻防戰術充分利用起來,并在隊友之間實現默契的配合,這樣遇到困難的局面就可以被打破。因此位置、定位球戰術是至關緊要的,學生必須數量的掌握,并在實戰中加以靈活運用。位置:后衛、中衛、前衛、后腰、前腰、前鋒、守門員。定位球戰術:任意球戰術、角球攻守戰術和擲界外球攻守戰術。
操作要領:在體驗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發現問題,通過刻苦自練解決問題,并在學習中學會創新,通過自主探究掌握足球技能和技巧。
在通過體驗和自主探究學習后,教師和同學間應當就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進行交流與分享,這種交流可以通過發言來進行,也可以通過交談來進行,通過交流分享。學生們可以進行比較和篩選,進一步掌握優化足球運動的各項動作要領,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操作要領:1.互相之間糾正錯誤動作;2.引導學生討論怎么做好各種技術動作;3.對足球戰術技術運用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
教學結束后,本課題選擇了兩項技能為考核對象,分別是運球繞桿射門和腳背正面顛球,測試了兩個組學員的足球整體技能,滿分設定為100分,兩項考核技能分別是50分,最后借助電腦軟件進行測評,試驗組優秀率37%,達標率63%,沒有人不及格,而對照組優秀率僅為15%,達標率73%,還有5個人不及格。通過對兩個小組實驗前、后的足球綜合水平進行測試,我們可以發現雙反存在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研學后教教學方法顯著的提升了足球學員運球繞桿射門和腳背正面顛球兩個方面的技能。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相比,綜合足球技能和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證明了運用研學后教教學模式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實驗組學生整體成績較高,沒有發現不及格的現象,而對照組成績明顯不理想,而且有人不及格。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研學后教學模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有著較強的優越性,值得在足球教學中大力予以推廣。
在足球課堂教學中借助“驗研學”教學模式,不僅在師生之間建立了融洽的關系而且促進了足球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落實,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課堂體驗——自主探究——交流分享三個步驟,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創新為目標。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該模式是值得認真學習和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