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嘯
自律是最省力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飲食規律,作息刻板,看似很辛苦,其實習慣了之后就很舒服。王陽明有段話說早起之樂:“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時起坐,未與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時游一般?!边@種幸福是小懶蟲們享受不到的。倒是自由散漫的生活最辛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餓了就點外賣,沒過多久就百病纏身,年紀輕輕的一點精神也沒有,在身心俱健的老年人面前自慚形穢。還不止此,年輕時的荒唐,年老時要一一算賬呢。美國著名詩人艾倫·金斯伯格,以生活豪放不羈著稱,有一天突然省悟:“沒想到穿西服打領帶這么舒服!”
說起自律,曾國藩大概是我們最先想起的幾個名字之一。歷史學者張宏杰說:“曾國藩的智商平常,一個秀才考了七次。身體稟賦很差,一生與多種疾病相伴。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幾百年間都是平頭百姓。年輕的時候,性格中還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他通過不懈的個人努力,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這個過程是非常富于啟發意義的。”這個啟發意義在我看來就是,自律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德國哲學家康德也是自律模范。四點五十五分,康德的仆人蘭佩準時叫醒他。五點,他穿著拖鞋、晨衣,戴著睡帽,又在睡帽上加一頂三角帽,坐在書房準備吃早飯。他的早餐包括一杯淡茶和一煙斗煙。接下來的兩小時他準備早晨的講課。然后他更衣。他講課的課堂就在他家的底樓。他的講課從七點開始,一直到九點結束。九點鐘康德回到他的書房,又穿上晨衣、拖鞋,戴上睡帽和三角帽,一直學習到十二點三刻。然后,他把廚師叫下來,告訴她吃飯的時間。然后他更衣,回到書房,等著客人一同進餐。他不能忍受一個人吃飯的寂寞,因此,總是有客人和他一同進餐,客人少則兩人,多則五人。他每天散步一小時,不管雨天還是晴天,但如果天色看上去不好,他的仆人會拿一把大傘跟著他。 當地居民誰家的表走得不準了,可以到康德家門口調時間,因為每天下午4點康德會準時出門散步。有一天,康德因為閱讀盧梭的《愛彌兒》太入迷,以至于忘記散步。那天下午4點,教堂的鐘一如往常敲響,可康德還未現身,整個小鎮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為教堂的鐘竟然壞掉了!康德的自律,使他得以長壽,從而完成了偉大的哲學。
自律的好處可真多,但我就是想頹廢!這也是人之常情。一個再自律的人,也有那種突然瘋狂的時刻。還有很多有偉大才能的人,一輩子都在和自己身上的魔鬼做斗爭。他們確實無法過一種平穩、自律的生活,但他們也為人類貢獻了寶貴的財富。我們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會強烈地感受到,如果沒有癲狂,也就沒有這些偉大的著作。川端康成甚至說:“頹廢似乎是通向神的相反方向,其實是捷徑。”但是這條捷徑布滿荊棘。就像木子美的母親曾告訴她:“這條路不好走,你要多保重身體!”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