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泉 康烈
銀西高鐵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鐵路建設八縱八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少邊遠山區的第一條扶貧高鐵, 是完成西部地區“米”字形高鐵的最后一條客運專線。銀西高鐵的建成,將對“一帶一路”全方位開放格局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中鐵五局銀西一標項目部在施工中攻堅克難,奮勇鏖戰,盡顯鐵軍風采。
精心組織快施工
中鐵五局銀西一標項目部承建的新建銀川至西安鐵路(陜西段)站前一標段共26.86 km,標段管理跨度大,特殊結構多,施工安全風險高,外部環境干擾大,工期緊張。管段內渭河特大橋四線橋全長4.16公里,被中國中鐵股份公司定為客專建設頭號重難點工程,是銀西一標“卡脖子”工程。
自今年3月28日四線橋設計方案基本確定后,項目部立即召開四線橋施工組織動員會,明確四線橋“安全質量、進度、成本效益、社會信譽、施工節點、人才培養”等六大施工目標和資源組織、技術管理、測量管理、安全質量管理、征地拆遷等節點目標。
如何打贏這一場沒有退路的大會戰?公司從各項目抽調經驗豐富的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征戰渭河四線橋。項目部組織參建員工克服工期緊張、資金緊張、地材緊張、征地拆遷等困難,超前謀劃、統籌安排、精心組織。他們分解細化各節點目標,優化施組方案,明確責任人;實行領導靠前指揮,工區負責人扎根現場,工區、架子隊現場負責人和技術員全過程值班監控。全體員工發揚攻堅克難、背水一戰精神,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自4月28日開工以來,項目部連續4個月突破億元產值大關。截至8月31日,四線橋累計完成產值達4.8億元。
征拆遷改破難關
渭河四線橋跨西安、咸陽兩市城鄉結合部,民房拆遷124戶,企業廠房拆遷5處,遷改110V高壓線2處,跨既有鐵路2處,跨福銀高速公路和地方市政道路共6次,跨越渭河主河床,其施工進度直接影響銀西高鐵的按期開通。
面對四線橋施工生產任務重、有效工期時間短的嚴峻局面,公司要求項目部以征遷為先導,努力破解征拆難題,為渭河四線橋建設保駕護航。公司發揮組織優勢,舉全公司之力從各項目抽調專門的協調人員13名,成立協調組,采取分段包干方式,將征拆任務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
面對艱巨而煩瑣的拆遷任務,協調組精心謀劃拆遷方案,通過組織現場踏勘、查閱管段征地拆遷圖,第一手掌握四線橋重難點拆遷情況。經過協調組認真工作,四線橋征遷工作全面拉開序幕。
為創造良好的外部協調溝通環境,協調組上下一盤棋,分工協作,提前解決涉及跨渭河、跨路的手續辦理;每天召開協調會,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前一天拆遷已完成的數量,分析未完成的原因,做到件件有人辦、事事有落實,為四線橋施工生產的順利推進創造了先決條件。
通過3個月的艱苦工作,四線橋沿線民房拆遷完成120戶,企業廠房拆遷5處,高壓遷改2處,跨河跨路手續順利辦理完成。一根根“硬骨頭”被啃掉,一道道難關被破除, 為后續施工生產順利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
強化管控促生產
四線橋施工以來,項目部強化安全質量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強化安全管理。項目部編制了19個施工安全專項方案,開展專項方案評審、報批;強化風險分級管控,健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落實風險管理與監管責任;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深入開展全方位、拉網式隱患排查治理,強化“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確保“四個到位”;強化信息技術管理,在四線橋工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隨時在后臺監控現場安全生產情況,確保動態信息監管到位。
強化質量管理。項目部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強化工程質量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對引進的地材、主材開展全方位進場驗收;加強混凝土配合比試驗,開展技術攻關,加強混凝土振搗和養護,對每一個墩身落實“滴灌噴淋+膜覆蓋”措施,確保混凝土養護到位;嚴格落實“三檢”制度,確保混凝土工程實體質量工藝標準符合國家和鐵路總公司驗收標準及設計文件要求;為保證梁部鋼材質量,項目部指定了專用梁部鋼筋加工廠,保證鋼筋尺寸“不瘦身”,符合標準,從根本上保證質量。
目前,渭河四線橋的參建員工正克服各種困難,強化現場管理,以確保四線橋下部結構在2019年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2020年達到上碴鋪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