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輝
合規管理是指以有效防控合規風險為目的,以企業和員工經營管理行為為對象,開展包括制度制定、風險識別、合規審查、風險應對、責任追究、考核評價、合規培訓等在內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管理活動。近年來,創業集團結合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監察力量、生產經營等實際情況,總結以往效能監察、合規管理監察的經驗,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規管理監察模式,具體如下:
直查直辦模式。即監察部門+專業人員的模式。由集團紀檢監察部門組織協調,抽調生產、物資、法律、財務等各業務部門專業人員組成專項檢查組,對目標企業實施階段性的合規管理監察,對發現的問題線索直查直辦,嚴格責任追究。有力推進相關單位或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確保問題整改落實到位。此模式為合規管理監察的主導模式,是一種比較全面、權威、深入、嚴格的監察模式,集團及成員單位多采用此模式。
專項治理模式。即監察部門+業務部門的模式。集團紀檢監察部門統一協調,業務部門組織專項檢查組檢查,并將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移交紀檢監察部門。紀檢監察部門通過對問題線索開展再監督、再檢查,對問題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與追究,實現對某一業務領域的治理。此模式為合規管理監察的輔助模式,更為強調合規管理監察的靈活性、實用性和針對性,是合規管理監察基本模式的有益完善和補充,對于企業開展合規管理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異體聯合模式。即監察部門+審計部門的模式。由兩個監督部門組成專項檢查組,審計部門等的工作重點是查清事實,監察部門等的工作重點是對問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或是兩個部門加強聯動,審計部門對日常審計中發現的線索移交給監察部門,監察部門負責對問題責任人進行追究。此模式為合規管理監察的創新模式,依托審計部門善于發現問題的業務優勢和監察部門作為專責機關的責任追究優勢,既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問題,又提高了監察工作質量和效率。
巡察監察模式。即黨委巡察組+監察部門模式。中央中央修訂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進一步明確規定了紀檢監察機構有權利、有責任參加巡視巡查問題的調查處理。紀檢監察機構借助巡視巡察利劍的監督優勢,發揮自身發現問題更及時、強化監督更直接、抓早抓小更有力的優勢,做好溝通互動,這是合規管理監察的借勢模式。監察部門一方面配合巡察組摸清所監督單位的底數,向巡察組提供所監督單位詳細情況。另一方面承辦好巡視巡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做好巡視巡察成果的運用。這種模式是監察部門鞏固巡視巡察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監察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機遇。
紀檢監察模式。即紀律審查+合規監察模式。紀檢監察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行政監察部門行使的兩種職能,一套班子兩塊牌,不僅有分工,更有協作。必須合并共有職能,整合相近職能,保留相異職能,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形成控制違規問題的合力。以紀律審查中查實的問題為導向,確定合規管理監察的重點。以合規管理監察發現的問題為導向,擴大紀律審查的案源線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成立專項工作組,既可發揮紀律審查人員辦案優勢,又可發揮合規管理監察人員的專業優勢,確保問題不流失,線索不流失,提高合規管理監察的質量。
任何一種合規管理監察模式不可能適用所有的企業,監察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不能簡單機械照搬照用,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靈活選擇和使用監察模式和方法,推動企業合規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創業集團堅持以“突出問題導向,靈活機動推進,閉環管理問效”為方針,以整合基層單位、業務部門、監察部門監督力量為手段,以經營的重要領域、管理的關鍵環節、問題的多發部位為重點,以授權充分、資源共享、成果運用為保證,著力解決機制不適應、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通過對監察對象生產經營管理過程合規情況以及合規管理情況進行再監督、再檢查,發現違規違紀問題,實施糾偏問責、規范管理的活動,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企業的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