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要以數字化工廠、智能化裝備、環保技術為支撐,穩步做好內部市場,拓寬集團外市場,為業主們提供煤炭洗選加工一站式優質服務。”這是中國智能化選煤開拓者——中煤洗選公司(以下簡稱“中煤洗選”)的鮮明態度。當前,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正陸續在技術、體制等維度展開,煤炭產業走上“減、優、綠”的發展道路,推動清潔高效加工成為“烏金”產業優選并已進入新時代。
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型的“先行軍”
在近10年發展中,中煤洗選圍繞中煤集團“兩商”戰略,在高質量發展的潮流中用心守護品質,年洗選加工及提運能力近2億噸,運營項目遍布山西、內蒙等地。
提高煤質管理水平是贏得市場的有力手段。中煤洗選發展壯大的“井岡山”根據地——東露天選煤廠,運營項目包括原煤提運、選煤廠運營兩大板塊,同時負責鐵路裝車站運行。主廠房四套生產系統BCD為精選E為排矸,可根據需求直接生產P1-P6等多種商品煤,同時也可配煤裝出P3、P9等煤種。洗選工藝為原煤經脫泥進入重介淺槽分選、重介旋流器分選,粗煤泥經螺旋分選機分選、細煤泥經加壓過濾脫水合理配比,獨特的主再洗系統可生產塊精煤、中煤和矸石。
洗選工藝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智能洗選未來發展方向。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內一塊塊電子屏幕上各項數據不斷更新顯示。現場二維碼管理系統、職工“考試酷”手機在線考試……中煤洗選對所屬選煤廠正以智能生產中心建設為目標,將煤質實時數據、原煤、廠房、裝車實現信息化無縫銜接,“智能”已植入洗選運作的每個“細胞”,“洗選數據中心”正扮演著“智慧管理”角色。
綠色煤炭洗選專業化的“烏金團隊”
“奮戰在洗選戰線上的干部職工大部分為‘80后,技術精湛、吃苦耐勞是我們的一貫表現,也是公司贏得市場的信心和底氣。”公司黨委書記于增軍說。
2017年,承接劉莊選煤廠運營后,通過在篩下溜槽中部釋放氣壓,篩上噴霧壓塵、篩上風機吸塵“三合一”綜合治理,車間環境得以徹底改善。諸如此類,數十項改造,使生產運行更加科學高效。
寒冬臘月,雁門關外的塞北大地風大、干冷。“原煤提運401刮板機整機磨損嚴重,已經影響生產,不能再運行了!”原煤提運線是洗煤廠的“咽喉”。“先解決問題。繼續沿用原MMD傳動裝置,邊雙鏈改為中雙鏈,拉緊改為液壓伸縮機尾……”現場勘查完后QC(質量控制)攻關小組敲定了技改方案。
“離春節還有3天,職工們想家、念家心切。室外氣溫太低凍得伸不出手來,誰能帶頭‘啃下硬骨頭?”。緊急關頭,地地道道的“85后”“王鐵人”帶領班組連續作業28小時,技改任務在口號聲、設備轟鳴聲中安全順利完成,較原計劃減少了8小時且完成國產化改造,贏得業主一致好評。
“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樣子,干工作就是要敢打、敢拼、敢擔當。”這是中煤勞模王永召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每一位中煤洗選人的工作態度。
在平凡崗位堅守初心的“工匠班組”
“發展洗選運營事業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把企業做強、做優,在洗選技術創新、生產運維質量方面‘深耕細作,實現品質和品牌全面提升。”公司總經理徐子利說。
多年以來,中煤洗選重點搭建創新型組織架構、開發人性化平臺,ACCESS廠內辦公系統,以“全方位、數據化、可視化”的形式完善企業OA(辦公自動化)系統;JSA(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對檢修作業進行著安全分析、梳理工序……一項項信息化管理是生產現場的真實寫照。技術創新是提升競爭力的主題,小傾角帶式輸送設備等3項國家發明專利、新型皮帶機防撕裂裝置等28項實用新型專利、百余項“五小”成果,創造出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及安全價值。
“我一直奮戰在洗煤第一線,10年來,我所在的‘工匠班組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大拿‘洗選尖兵。”中煤集團技術能手王建平深情地說。
總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總有一種理想讓人永不放棄!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煤洗選也站在了轉型發展10周年的特殊時間節點上。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中煤洗選全體干部職工守初心、擔使命,為奮力擦亮“中煤洗選”品牌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