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梅

寓環保理念于產品設計如今幾乎成為了運動品牌們的標配。然而這并非易事。單是一雙運動鞋,就可能有超過30種不同的成分,非常難以回收,運動鞋行業每年產生的碳排放更是數字驚人。
不過,在“綠色”、“減碳”等字眼已成為行業風向標的同時,卻也不免漸漸傾向老生常談一一畢竟,原材料和設計上的創新話題我們都已司空見慣了一一每個品牌的設計師們每年都會搗鼓出五花八門的式樣供你選擇……
如何讓這個綠色風向標真正在行業內產生持續性影響,繼而延申到行業外?對運動巨頭耐克而言,這才是它要尋找的下一個答案。
當我在耐克集團大中華區總部的“劉翔中心”見到耐克CSO(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諾爾·金德(Noel Kinder)時,他腳上穿著一雙Nike Air VaporMax Flyknit Random系列跑鞋一一比起耐克其它系列的酷炫設計,這雙鞋顯得干凈樸素,正是耐克今年最具標志性的環保鞋款。“VaporMaxFlyknit Random鞋面上使用的紗線是由其它鞋款用剩回收的聚酯紗線織成,它的氣墊也有75%的回收成分。重點是,它非常舒服。”金德對它贊譽有加。
運動品牌的環保話題始終離不開原材料和設計的創新,更何況耐克堪稱行業領先者一一如今陳列在“劉翔中心”入口大廳中央的一個紀念Nike Grind誕生25周年的裝置就是最佳證明一一Nike Grind是25年前耐克采用再生工藝由原始的材料和產品調色加工制成的環保材料。目前,已有超過七成的耐克品牌鞋服運用了可回收材料。
事實上,根據耐克今年發布的《2018財年耐克影響力報告》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耐克有99.9%鞋類產品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通過回收或能源轉化實現再利用。“我們是聚酯纖維回收大戶,”金德說,“每年有大約10億個塑料瓶子被我們回收再用,你可以在NBA、NFL的球衣、或者巴黎女足世界杯的鞋服上找到‘它們。”
不過,對耐克而言,可持續發展這個命題的答案,遠不止于一雙鞋子或一件球衣的設計。已為耐克效力超過20年的金德對此深有體會:“在過去20多年來,我們一直默默地致力于降低環境足跡,與我們的工長、物流協同合作,減少浪費和碳排放。而在一年前當我就任CSO時,曾跟我的前任認真地討論了耐克下一步需要做些什么,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發現我們需要做出改變,總的來說就是需要從公司內部作進一步的整合,確保我們的產品從設計到制造、運輸、零售甚至到廢棄回收的各個環節,都能考慮可持續性,這種整合,可視為一種進化。”
耐克的“綠色進化”,目標是在2025年前實現全球業務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時承諾在2020年前率先在北美和歐洲達成這一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雄心,年營收額領跑耐克全球市場的大中華區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中國將是我們可持續性商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德說。
目前,在耐克的中國物流中心,超過30%的電力由屋頂太陽能系統提供。為了進一步節約能耗,耐克更推進旗下門店加入綠色建筑評價體系LEED認證計劃。剛落成不久的耐克上海“House of Inncwation”最近就獲得了LEED的金牌認證。“LEED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也是正確的選擇,”金德認為,“它相當于一個標桿,因為當談到‘可持續性這個詞時,你的理解或許有點含糊不清,而當比對LEED這樣的標準時,你就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對于像耐克這樣體量的公司而言,這有助于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可持續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
同時,作為全球性大企業的耐克也意識到,可持續性發展已不是一件‘獨善其身”的事情。“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廢物回收循環再生,這都是關乎生存的復雜問題,耐克不會作為一個品牌去單獨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與外界合作。”金德指出,“我們甚至開始與一些競爭對手合作,共同努力,以解決更大的問題。”
今年5月,耐克發布了一份致力于材料循環使用的設計指南《循環:引導設計的未來》指南提出產品循環再生設計的十大準則,涉及原材料、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綠色化工、再生包裝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內容,推動可持續供應鏈的規范和標準化。金德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整個行業開展合作,向全世界展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這不僅歸功于耐克本身。新興技術將推動整個行業發展,而不僅僅是耐克。”
這預示著耐克“綠色進化”下一個征程的開端。“作為一家公司,我們現在的階段,可持續發展是“and”(必選項)而不是“or”(或選項),”金德說,“在創新進程中,早一步開始有利于我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