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攀 李櫻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醫院門診藥房麻醉藥品的管理工作中開展PDCA循環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選2018年1—3月期間開展常規管理下的門診藥房麻醉藥品220份設為對照組,抽選2018年4—6月期間開展PDCA管理下的門診藥房麻醉藥品220份設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的麻醉藥品管理質量情況。結果 觀察組中麻醉藥品的不合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患者基本信息、藥品基本信息以及批號登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醫院門診麻醉藥品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有利于提升管理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門診藥房;麻醉藥品;管理質量;PDCA循環管理
[中圖分類號] R9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c)-0066-02
在對患者執行相應的醫療行為時,需要使用到一定的麻醉藥品,長期使用該類藥物后會致使患者機體內產生一些隱僻和依賴性[1]。因此,麻醉藥品如果受到合理的運用,將會大大地幫助患者的治療與康復,而一旦麻醉藥品的管理不夠嚴格導致濫用將會極大程度上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為了保證藥劑的使用規范以及管理規范,該院使用了PDCA循環管理模式來幫助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與規范意識,從而保證麻醉藥品到濫用。此舉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8年1—3月期間開展常規管理下的門診藥房麻醉藥品220份設為對照組,抽選2018年4—6月期間開展PDCA管理下的門診藥房麻醉藥品220份設為觀察組。
1.2 ?方法
1.2.1 計劃階段 ?謹遵國家及有關部門的要求以及方針,保證藥品監管尤其是麻醉藥品監管的力度,必須嚴格執行藥品管制的程序避免濫用事件的發生,全力支持并且動員職員相互監督,嚴格把控該院的麻醉藥物。為節約精力投入更有意義的研究中去,選用抽樣調查方式,每月隨機抽取100份涉及麻醉藥品的處方并檢查其是否濫用、處方書寫是否規范,獲取有關該處方的醫生以及患者的一切身份信息和時間、藥品信息,匯總得到一份調查記錄。并且歸檔制作索引方便及時查驗,同時也方便比對在濫用麻醉藥上出現問題的科室或醫生、患者。一旦出現一定的共性問題即繼續追究保證及時解決,杜絕濫用藥物現象的出現[2]。
1.2.2 實施階段 ?①建立管理小組,管理小組由主任帶頭,借助個人職能調查并匯總有關信息,每周更新1次,每個月總結1次,及時地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避免事態惡化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管理小組還需要核對麻醉藥品的使用效果以證明其得到了恰當的應用,通過執行以上操作不斷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最終得到更加完善的制度與機制。
②由管理組長組織門診的人員進行測試,謹遵國家以及有關組織下達的要求,并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有關規章制度以及要求并組織考核以保證有關醫護人員能夠認知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變的方向,加強學習的同時通過執行也能夠發現之前所未能及時設想的問題,從而修改管理制度,提出改進方案,最終優化管理,并執行到現實的工作中去。從而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有關人員的專業素養,保證基本的藥物安全。
③動員所有人參與管理與監督的工作,建立大家的安全與責任意識,使大家能夠全力做好麻醉藥品的管制工作中,定期安排動員大會鼓勵醫護人員提高責任意識,能夠更加嚴肅地對待麻醉藥品監管。從而建立起藥物可追蹤來去向的安全制度,幫助病患能夠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接受治療。
④制定有關執行計劃的專職人員,要求其明確標注藥物并對每項藥物進行標記以及對于藥物去向進行詳細的登記以保證能夠知道開處該藥的醫生是誰、服用該藥的患者是誰、怎么聯系等[3]。
⑤由國家以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指示而執行嚴格監控重癥病患的有關藥物使用規范。對于長期使用有關藥物,尤其是一類精神藥品的重癥病患,需要其首診醫生長期對其進行檢查,同時病患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以及生成病歷,有關病歷一式兩份,病患與藥房各持一份。
⑥麻醉藥品門診需要建立專有的處方以及專門的登記冊以保證安全,如果病患需要長期服藥,需要向上級匯報并且向其醫生詢問情況,且應安排病患每個月進行1次復診以決定開具的劑量變動與否。如若患者無法到醫院復診,其責任醫師應前往病患家復診,由于醫生離崗前去復診的精力耗費太重,因此每3個月前往復診1次即可。
1.2.3 檢查階段 ?由藥劑科質量控制小組以及麻醉藥品管理小組、醫院保衛科進行檢查,每周更新檢查進展,每個月進行月度總結,根據有關法律提出問題,進行歸因分析并討論、制定有關改進措施。同時記錄會議全程。日后更要嚴格執行改進措施。
1.2.4 處理階段 ?麻醉藥品管制組織每個月需要開1次組織會議,匯總和分析在核查以及抽樣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問題普遍存在時,尋找有關案例共性,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或環節,針對具體情況制定方案,積極執行保證藥品監管的力度和強度。當調查發現問題時,討論得出解決辦法并進行果斷而準確的處理。同時依據以往的經驗和正確的措施,修訂有關的規章制度,而未解決的問題將進入下一個PDCA中,自此循環往復,直到得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為止,以此幫助有關制度的進步和進化[4]。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整理并分析有關處方的登記信息,并作出相應的比較。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開展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麻醉藥品的不合格情況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麻醉藥品的不合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使用麻醉藥品登記情況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患者基本信息、藥品基本信息以及批號登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麻醉藥品作用的特性,如若沒有有利監管導致濫用,將會對社會秩序造成極大危害。PDCA循環由于具有系統分析與總結信息、根據以往經驗予以支持以及針對存在問題進行細致的后續收集以及分析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幫助制度的優化,不斷進入新的循環,從而促進長效改革,使最終的制度具有普遍性,能夠約束到不合規范的活動[5]。PDCA循環原為其他國有組織所使用,在醫療管制方面尚未有人涉足,此次的管制計劃制定方式是一次較為大膽的嘗試。此次研究中使用PDCA循環幫助有關管制制度的優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比試驗的研究結果證明,觀察組的麻醉藥品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患者基本信息、藥品基本信息以及批號登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即PDCA能夠有效地幫助規范化麻醉藥品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幫助有關制度的優化并且最終能夠作用于更加系統地研究如何優化制度中去。因此證明PDCA循環不僅可以幫助藥品管制制度的建立,更是能夠長期幫助優化,對于類似有關藥品管制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海霞.PDCA循環法在基層醫療機構病區藥品管理的應用[J].醫藥導報,2017,36(s1):154-155.
[2] ?程秀梅,王維利,謝倫芳.PDCA循環在初發腦梗死患者出院后行為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0):739.
[3] ?陳偉薇,丁光躍,董一曼,等.PDCA循環在降低住院藥房口服擺藥調劑內差差錯率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7, 38(11):1491-1494.
[4] ?李霞,陳鳳云,王青.PDCA循環管理在急診科護士情緒勞動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19):247-249.
[5] ?顧菲菲,李智勤.應用PDCA循環對門診麻醉藥品管理的探討[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6):54-56.
(收稿日期: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