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倫 謝賽 劉非凡 王桂香 李瑩瑩

[摘要] 目的 探討根源性分析(RCA)結合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 以2017年1—12月該院骨科收治的患者和臨床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僅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以2018年1—12月該院收治的患者和臨床護理人員作為觀察組,實行根源性分析結合PDCA循環管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實行PDCA循環和RCA模式后,護理工作的相關指標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僅實行PDCA循環(P<0.05)。結論 PDCA循環和RCA的實施可以有助于減少骨科病房中的事故發生,同時促進護患間的關系。
[關鍵詞] 根源性分析;PDCA循環管理;護理質量;骨科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c)-0087-02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多數伴隨生理疼痛,加之病房環境的壓抑,極容易造成患者產生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進而影響到疾病的恢復,另外,患者家屬對病房內和臨床護理工作的認知缺乏,易產生護患糾紛[1-3]。骨科病房護士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會影響患者對醫院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且關系到了醫院的整體質量,故而加強針對性的護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該研究通過對該院骨科實施了根源性分析結合PDCA循環管理模式,擬為提高整體護理水平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1—12月該院骨科的118例患者和臨床護理人員(n=55)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2018年1—12月該院收治的118例患者和臨床護理人員(n=55)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實行PDCA聯合RCA模式。其中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36.61±6.22)歲,職稱構成為:副主任護師10名、主管護士25名、護師46名、護士29名。收治的患者中包括了髖關節骨折102例、脊柱骨折57例、關節脫位18例、骨盆骨折19例、其他40例。經對比,兩組間的配對因素(護士之間的年齡、職稱構成、學歷構成以及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僅使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即分為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4個階段實施針對性的分析。P: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管理的相關制度和規范相關護理行為。對上一年度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進行分類,篩選出發生頻率較多的重點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計劃;D:根據改進計劃,由負責人組織實施階段性的改進行為;C:由護士長直接對科室的改進項目進行監督和落實,逐一發現和解決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細節問題。實施獎懲制度,并對每月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問題進行上報,由護理部對全部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A: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對科室的護理質量進行引導和約束,以及對護理文書記錄模版強化標準。規范醫囑模版和審核流程,以及加強手術室管理和護患溝通的管理措施,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RCA模式進行管理干預,即將RCA模式介入至遺留問題中進行界定和分析,總結問題解決失效原因,分析發生的條件。再采用新的約束工具,對不易察覺的情況進行約束。因而在下一個PDCA模式中再開始循環,護理部實施監督。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和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資料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間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間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
兩組間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對照組的體溫單、醫囑單和護理記錄單的合格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3 ?兩組間的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的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前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病人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護患關系之間對于護理服務的供需有著越來越矛盾的關系,護理服務的質量是最有效的弱化護患矛盾的關鍵因素。因而,對護理工作實施強化和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3.1 ?PDCA護理模式實施的有效性
PDCA護理模式可應用多領域的護理活動中,依據計劃-實施-檢查-處理的過程,將護理質量嚴格執行,可以避免諸多不良事件的發生,其中,該措施的4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中斷[4]。該護理模式首先依據患者的個體情況依據病情發展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策略,促進護理工作中的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
3.2 ?RCA結合PDCA可持續改進的解決問題
RCA是一項結構化解決的問題的方式,其可以在工作中對出現的問題以及不易察覺的問題進行逐一發現和分析原因,并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不單單關注問題的表象[5]。RCA亦是全面系統地解決問題的過程,包括制定措施、分析問題和原因,制定解決方法,并加以實施預防措施。在實施管理領域內,該措施有助于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所處癥結,并制定根本性解決方法。RCA結合PDCA不單單可以挖掘問題根本原因,且通過事件失效分析,找到問題發生條件,判別事件和問題的關聯,分析可能的原因,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形成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提高干預措施的有效性,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該研究的結果顯示,實施RCA結合PDCA的觀察組在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以及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質量滿意度均優于觀察組,這說明了RCA結合PDCA兩項措施結合的有效性,其通過更系統化的預防措施為護理人員和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綜上,RCA結合PDCA護理管理可以改善骨科病房護理管理工作中差錯事件的發生,維護了護患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韋美愛,吳惠芳,覃照菊,等.個案管理護理實踐在骨科疼痛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醫學,2017,39(1):135-137.
[2] ?徐樊,高永利,王玉梅,等.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8,20(3):245-246.
[3] ?姜紅萍.手術室對骨科外來器械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199-201.
[4] ?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醫養結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7,23(10):1747-1751.
[5] ?秦艷娥,鐘慧,陳彪,等.PDCA循環管理干預骨科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藥房,2017,28(5):690-694.
(收稿日期:2019-05-28)